乐山松

乐山一何崇,上有千岁松。

清孤月露底,秀拔天地中。

蒲柳抱常质,桃李开芳容。

争如十八公,笑傲冰霜风。

居然喜避世,不肯污秦封。

蟠如北海螭,伏如南阳龙。

纷纷过者多,匠石终不逢。

明堂几时构,唤起苍髯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乐山之松的崇高与独特之美。诗人以“乐山一何崇”开篇,直接赞美了乐山之松的高大与威严。接着,“上有千岁松。清孤月露底,秀拔天地中。”进一步描述了松树的古老、清雅与挺拔,仿佛在月光下独立于天地之间,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蒲柳抱常质,桃李开芳容。”通过对比,诗人强调了松树不同于其他植物的独特之处——它不随波逐流,保持着自己的本色。“争如十八公,笑傲冰霜风。”这里提到的“十八公”可能是指传说中的仙人,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松树坚韧不拔、傲视严寒的赞美。

“居然喜避世,不肯污秦封。”这两句则表现了松树远离尘嚣、不为世俗所染的高洁品质。“蟠如北海螭,伏如南阳龙。”诗人运用比喻,将松树比作北海的蛟龙和南阳的神龙,形象地描绘了其盘旋蜿蜒、威武不凡的姿态。

最后,“纷纷过者多,匠石终不逢。”表达了尽管有许多人经过,但真正懂得欣赏和理解松树价值的人却很少。“明堂几时构,唤起苍髯翁。”诗人在此寄寓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希望有朝一日能有人像松树一样,成为国家栋梁,为社会做出贡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乐山松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和精神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高尚人格和社会理想的追求。

收录诗词(35)

刘从益(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渊明杂诗二首(其一)

俗士苦纷竞,此心本无尘。

功名乃外物,了不关吾身。

吾身复何有,形神假相亲。

天地开一室,日月挟两邻。

有生即有化,如晏之必晨。

但得酒中了,亦足称达人。

挥戈欲却日,小力自不量。

何如任天运,闭门坐齐芳。

诗书列四隅,著我于中央。

夏卧北窗风,隆冬曝朝阳。

但有藜藿羹,亦足充饥肠。

形式: 古风

和渊明杂诗二首(其二)

少为饥所驱,老为病所迫。

人生能几何,东阡复南陌。

急须沽酒来,一笑举大白。

浩歌草木振,起舞天地窄。

同欢二三子,谁主复谁客。

浮沉大浪中,毕竟归真宅。

岁月去何速,老炎变新凉。

游子久不归,回首望大梁。

风埃惨如此,何处真吾乡。

野菊明落日,林枫染飞霜。

劝我一杯酒,悠然秋兴长。

形式: 古风

和渊明始春怀田舍

家食自不恶,菽水甘清贫。

学道未有得,读书亦良勤。

虽勤竟何补,俛首愧古人。

静言阅世故,来者日月新。

况复抱沉疴,百忧无一忻。

安得卫生诀,益我华池津。

恍如一梦觉,不与万法邻。

野人借问我,恐是刘遗民。

形式: 古风

和渊明饮酒韵

日入了公事,援琴洗尘喧。

秋堂一灯明,清响到夜偏。

弹罢枕书卧,渺然梦青山。

山英向我问,君驾何时还。

家僮忽唤觉,惆怅不能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