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阴签判晁太祝

去无珠履为上宾,进船申浦忆春申。

江田插秧鹁姑雨,丝网得鱼云母鳞。

青天折桂香未灭,紫豉煮莼甘更新。

平时况可乐风月,吴物信美聊前陈。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不再期待珠光宝气的宾客,只愿乘船驶入申浦,怀念春申君。
在江边田地插秧时,鹁鸪鸟的雨声陪伴,渔网捕到的鱼儿有云母般的鳞片。
青天上还留有折桂的香气未散,紫豆豉煮的莼菜更显鲜美。
平日里就已足够欣赏美景,更何况是这吴地的美好事物,姑且在此前陈旧事。

注释

珠履:形容贵客穿着华丽的鞋子。
申浦:古代地名,这里指上海一带。
鹁姑雨:鹁鸪鸟叫唤时的雨声,象征田园生活。
云母鳞:比喻鱼鳞像云母般闪亮。
折桂:古时科举考试中举人,比喻取得功名。
紫豉:紫色的豆豉,一种调味品。
莼:一种水生植物,可做食材。
吴物:指吴地的特产或事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江阴签判晁太祝》。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晁太祝离别的惋惜和对江阴地方风土的赞美。首句“去无珠履为上宾”暗示友人离去,虽非显贵,但仍有才识;“进船申浦忆春申”借申浦和春申君典故,寄寓对友人的怀念与祝福。

“江田插秧鹁姑雨”描绘了江南水乡插秧时节的生动画面,雨水适时,农事繁忙;“丝网得鱼云母鳞”则写捕鱼的喜悦,比喻友人此行有所收获。接下来,“青天折桂香未灭”以折桂比喻科举及第,祝愿友人仕途顺利;“紫豉煮莼甘更新”则表达了对家乡美食的怀念,希望友人在外地也能品尝到美味。

最后两句“平时况可乐风月,吴物信美聊前陈”,点明即使在平时,友人也能享受美好的自然风光和地方物产,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期许和对江阴风物的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江学士睦州通判

涉淮淮水浅,溯溪溪水迟。

君到桐庐日,正值采茶时。

试问严陵迹,今复有谁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汤延赏秀才下第归

参差绿柳上,撩乱黄鹦飞。

失意暂时屈,独嗟千里归。

淮船行欲驶,江鲚去应肥。

谢朓吾乡守,欣欣见綵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许州知录王殿丞

霜花如鹄毛,万里点枯槁。

晓入蓬池道,寒侵苏合袍。

重来社栎长,旧寄里门高。

去事黄丞相,无辞执板劳。

形式: 古风

送许当职方通判泉州

乳乌不远飞,乳兽不远游。

异类尚有恋,人独安所求。

许侯恰为郡,乃甘贰一州。

得以奉双亲,时物供膳羞。

竹箭水顺疾,红旗插归舟。

归舟莫苦急,睢阳多旧俦。

丞相正喜士,樽酒应为留。

清源六千里,到日鱼蟹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