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

东风来几日,穷巷不见春。

不知得花由,只见插花人。

东风能几时,听尔多欢欣。

徒恐春风归,汝我同悲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初春时节里,诗人对春天来临的渴望与不舍。开篇“东风来几日,穷巷不见春”表达了一种期待与失落,东风是春天的使者,但是在诗人的狭窄小巷中,却看不到春色的踪迹。

接着“不知得花由,只见插花人”则转换了视角,从对自然美景的渴望转向了对人为装饰的观察。这里的“不知得花由”可以理解为诗人不太清楚花儿是如何绽放的,可能是在暗示自己对于春天到来的急切和无知。而“只见插花人”则表明在现实中,更多的是看到人们通过插花等方式来装饰环境,以此来满足对春天美好的向往。

第三句“东风能几时,听尔多欢欣”是诗人对东风到来的期待,以及对于自然美景的享受。这里的“听尔”可能指的是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而“多欢欣”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最后两句“徒恐春风归,汝我同悲辛”则是对春天易逝的担忧,以及对于春去秋来的无奈。这里的“徒恐”表明了一种担忧,而“春风归”则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结束。而“汝我同悲辛”则强调了诗人与自然之中的共同感受,即面对春天的流逝,诗人感到一种悲凉和苦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东风到来的期待,以及对春天美好的享受和担忧,展现了一种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和不舍。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东园赠周翊

尝闻东园游观嘉,晚趁时节亦自到。

东风不知来者多,一日芳蹊踏无草。

山樱着子寒尚迟,江梅殒蘤香可吊。

扶疏枝叶未成荫,偶来正值斜阳照。

千株红杏暖自酣,风引高炬烧晴燥。

夭桃未老已抽青,略略朱旗冠翠纛。

虽然素李不争花,似洗朱丹誇莹皓。

其他百种不可名,如列锦绣快晴曝。

何低何高何后先,一一尽解承春笑。

杨花轻佻最得力,飞过青天去何冒。

弱柳低垂弗辞贱,以力凭风为春扫。

黄鹂嘲啁声语和,似对游人见情抱。

蝴蝶填委不知数,飞乱人眼漫颠倒。

黄蜂虽忙不为身,以甘遗人竟何道。

子规终日劝客归,吾无间然念何报。

嗟余多病所趋乖,又懒欢呼逐年少。

经年一春为嘉时,行过不恤每自谯。

然虽无酒不解歌,素游尚少贫交召。

何时期子早再游,风雨不可旦夕料。

形式: 古风

东城

昔予出东城,初见垄上耕。

忽忽日北至,岁月良可惊。

虽云一草死,万物尚华荣。

谁能当此时,叹息微阴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令既有高邮之行而束孝先兄弟索余诗云

扰扰利学者,久不可与谋。

读书乃何为,老不知轲丘。

弗恤义所在,务期高爵收。

尝闻失则嗟,不闻得之羞。

知谁洪其源,使世乘其流。

于今已汗漫,更久将溯游。

尝闻古人言,饕餮为共兜。

谓恶岂必多,偷饱德弗修。

不知自思者,舍此何所由。

故余早知惧,誓将异人求。

宁为寒饿嗟,不同富贵讴。

此行况有获,师德高前修。

因尝请子行,勉子无逗遛。

于吾乃何有,同病不独瘳。

虽爱谓予然,尚疑子终不。

惜子有高材,竿幢揭华旒。

苟能自摆去,不为世学囚。

行将见远到,强弩射弱菆。

何必请予诗,自合治子辀。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冬阴寄满子权

玄云载雨惜不下,北风吹急水相黏。

周遮覆盖不通透,锢结巳厚难披燖。

微阳未复老阴壮,计去暖律时犹淹。

青天何可一日失,渐恐此去无由瞻。

日驭自惧不得脱,略出急入地下潜。

凭阴托寒恣凌烁,风伯得意欣沾沾。

但幸天公不省悟,谁顾地下人嗟谗。

隔绝霜露旷不下,帝有润泽何由沾。

非惟勾芽冻天折,亦恐万类由兹歼。

九龙衔火互相暖,称有日职借不甘。

群儿锐奋不量度,欲仰吐气吁以炎。

惟有壮士抱剑卧,思得美酒聊自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