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杨岐谈笑之中,换了白云心肝五脏。
而白云愤闷之际,抉了杨岐鼻孔眼睛。
若在今时亦未可,祸不入谨家之门。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心月所作的《颂古十六首》中的第十二首。它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禅宗的机锋和对话风格。诗中将杨岐(可能是一位禅师或高人)与白云的关系比作一种心灵的交流,通过谈笑间的心灵契合,杨岐仿佛将自己的内心深处(心肝五脏)都交付给了白云。然而,当白云情绪激动(愤闷之际),却反过来揭示了杨岐的内在(抉了杨岐鼻孔眼睛)。这象征着禅修中的顿悟和直指人心的过程,即使在当下,这种深刻的交流也不易得。
最后一句“若在今时亦未可,祸不入谨家之门”则寓意禅修并非轻易可得,只有保持谨慎和内心的清净,才能避免陷入烦恼(祸)之中。整体上,这首诗富有禅意,通过生动的比喻传达了禅宗修行的微妙与不易。
不详
天寒人寒,影草探竿。
总在里许,振鬣摆尾,水面依然平似砥。
朝西天,暮东土。玩水游山,徐行款步。
是则不动道场,不是亦在里许。
谁为證明,石霜角虎。
宾中主,主中宾。
在窟狮子,互换嚬呻,相识如今能几人。
恁么说话,大似肥处添,瘦处减。
殊不知东山老人,惯得其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