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同钱彦林游鸡足山亦犹卢纶同吉中孚梦桃源也因赋五首(其五)

寻常爱长松,此地多于草。

花多不胜饭,山僧同叶扫。

石门隐化迹,异树分层绕。

滑碧青珊瑚,垂条覆瑶沼。

摘瓣娑罗开,嚼枝杨柳袅。

无忧与春浮,杂植等葵蓼。

天女时时来,飞凫如凤小。

手把曼陀华,却笑苍髯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梦中与友人钱彦林一同游览鸡足山的奇幻景象,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诗中以“寻常爱长松,此地多于草”开篇,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融入其中,长松与繁茂的草木构成了山间独特的风景。

“花多不胜饭,山僧同叶扫”,描绘了山中花团锦簇,香气扑鼻,连山僧都参与清扫花瓣,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接着,“石门隐化迹,异树分层绕”则展现了山中神秘的石门和奇异的树木环绕的景象,充满了神秘与探索的意味。

“滑碧青珊瑚,垂条覆瑶沼”一句,以碧绿的珊瑚比喻山间的溪流,垂下的树枝覆盖着清澈的池塘,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中水景之美。接下来,“摘瓣娑罗开,嚼枝杨柳袅”则通过采摘和品尝植物的动作,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细节,增加了生活的气息。

“无忧与春浮,杂植等葵蓼”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与向往,与春天一同飘浮在无边的绿色之中,与各种植物共存共生。最后,“天女时时来,飞凫如凤小。手把曼陀华,却笑苍髯老”描绘了仙女的降临,以及她手持曼陀罗花,对着白发苍苍的老者微笑的情景,充满了神话般的幻想色彩。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赞美。

收录诗词(26)

夏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小龙潭

岩形既以纡,泉势因之折。

直下千尺峰,洄漩注空穴。

白练化为环,古钵盛秋雪。

云过偶然堕,长与高空绝。

冷光扑须眉,照影终不澈。

蜿蜒谁所蓄,藕孔新丝结。

龙去潭水寒,龙来潭水热。

去来恒随风,扫此潭上叶。

形式: 古风

雨宿钓台下

翻喜晴行少,幽回历胜多。

褰裳云渡筏,泼墨岭浮波。

树没惊沙坐,帆迟扪壁过。

羊裘不奈雨,决意买渔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盘江涡过铁桥游大愿寺

解辔似停桡,孤寻写泬㵳。

铃声遥引杖,沙路亦乘橇。

江束惊蛇网,山奔渴骥骄。

龙归金粟寺,虬锁铁绳桥。

门壁行鼯鼠,逢僧话獦獠。

佛身镂石骨,禅屋寄藤腰。

草果时充茗,蛮花亦间蕉。

眉攒峰乱簇,缯裂瀑斜飘。

待住颠愁秃,将行踵欲焦。

徘徊且留饭,为我满椰瓢。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至滇幕寄荅扈芷大师

白浪青厓处处愁,无端万里却来游。

远心自欲投鸡足,秃笔非真羡虎头。

海际孤萍来泽国,天边一发到梁州。

归来还约师同住,阅尽花开共水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