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京口.定变难

老兵中变意差池,仓卒呼来朽索危。

若使阿婆真一吼,目生随后悔何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老战士心意突然变化无常,匆忙间求助于脆弱的绳索。
如果老妇人真的发出一声怒吼,那之后的后悔又怎能追回呢。

注释

老兵:指经历过战争的老兵。
意差池:心意不稳定,变化无常。
仓卒:匆忙。
朽索:形容脆弱或破旧的绳索。
阿婆:老妇人的称呼。
目生:目光如炬,这里比喻强烈的怒火。
后悔:懊悔。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主义者文天祥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国破家亡、生死存亡之际的复杂情感和坚定的决心。以下是对这段诗句的鉴赏:

“老兵中变意差池”,这里的“老兵”指的是有经验的战士,即诗人自己,文天祥在抗金斗争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谋。“中变”则表示内心的变化,“意差池”形象地描绘出内心的波动和矛盾,如同水面上的涟漪。

“仓卒呼来朽索危”,“仓卒”意味着突然和紧急,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死抉择时的迫切感。“呼来”则是召唤或呼吁的意思,“朽索”指的是腐朽和衰败,这里暗喻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危险。

“若使阿婆真一吼”,这里的“阿婆”可能是一种呼唤,或者是一个化名,用来代表某种力量或人物。“一吼”则是指如果那股力量发出了声音。

“目生随后悔何追”,这句诗表达了即便是在危险之中,诗人也不会有所悔恨。这里的“目生”意味着事情尚未发生,“随后”则表示在事后的情形,“悔何追”表明无论结果如何,诗人的决心和选择都是坚定不移的,不会追悔。

整体来看,这段诗句展示了文天祥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以及他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诗中的语言强烈而富有表现力,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斗争精神的高昂。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脱京口.绐北难

百计经营夜负舟,仓皇谁趣渡瓜洲。

若非绐虏成宵遁,哭死界河天地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脱京口.候船难

待船三五立江干,眼欲穿时夜渐阑。

若使长年期不至,江流便作汨罗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脱京口.得风难

空中哨响到孤蓬,尽道江河田相公。

神物自来扶正直,中流半夜一帆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脱京口.得船难

经营十日苦无舟,惨惨椎心泪血流。

渔父疑为神物遣,相逢扬子大江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