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对白菊(其一)

诗人月下见梅花,著力形容极口誇。

若使月明中见菊,欲将何语为褒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翻译

诗人月下见到梅花,极力描绘并赞美。
如果在明亮的月光下看到菊花,他会用什么话语来赞扬呢?

注释

诗人:创作这首诗的人。
月下:在夜晚的月光下。
见:看见。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坚韧和高洁。
著力:用力、尽力。
形容:描绘、形容事物特征。
极口:大声、极力。
誇:赞美、夸奖。
若使:假如、如果。
月明:明亮的月光。
中:中间、当中。
菊:菊花,秋天开花,象征高雅和隐逸。
欲:想要。
何语:什么话语。
为:作为。
褒嘉:赞扬和称赞。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明月之下赏梅,感受到了梅花的清高脱俗之美,并想象若是在同样明亮的月光下看到菊花,亦将是何等赞誉。诗中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以及对其坚贞不屈品格的赞赏。

“著力形容极口誇”一句,显示出诗人对于梅花美景的深刻描绘与无限赞誉之情。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这里通过诗人的夸张表达,使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超凡脱俗的情怀。

而“若使月明中见菊,欲将何语为褒嘉”则是对菊花的期待与推崇。菊花在秋天开放,被视作坚守本分、不随波逐流的象征。在这里,诗人设想着在同样的月光下,如果看到菊花,将会用怎样的语言去赞美它,这种设想本身就是一种对菊花品格的肯定与颂扬。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梅花和菊花的比较,展现了作者对于不同植物特质的细腻感受和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审美情趣和哲思。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送前东阳于明府由鄂渚归故林

结东征车换黑貂,灞西风雨正潇潇。

茂陵久病书千卷,彭泽初归酒一瓢。

帆背夕阳湓水阔,棹经沧海甑山遥。

殷勤为谢南溪客,白首萤窗未见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夜饮

引剑酣歌亦壮哉,要君共覆手中杯。

秋鸿阵密横江去,暮角声酣战雨来。

莫恨皇天无老眼,请看白骨有青苔。

中年倍觉流光速,行矣西郊又见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延祥寺手植竹有甘露(其一)

圣主尊贤方侧席,此君凝露美如饴。

形容盛德书生事,请对佳祥著好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延祥寺手植竹有甘露(其二)

穰穰天酒被修篁,的皪枝间日射光。

岂为炎荒多热恼,故教灌顶作清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