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叱咤沧溟雪浪空,鲸鲵骑去杳亡踪。
鍊丹井畔春萧索,知在蓬莱第几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画面。"叱咤沧溟雪浪空",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形容某人或力量在广阔的海洋上威猛无比,激起的浪花如雪般翻腾,显得气势磅礴。"鲸鲵骑去杳亡踪",将海中巨兽鲸鲵与神秘人物相联系,暗示着这股力量可能驾驭着鲸鲵消失得无影无踪,增添了神秘感。
接下来,诗人的视线转向现实中的场景:"鍊丹井畔春萧索",炼丹井通常与道教修炼相关,此处暗示着某种超凡的活动或隐秘的修行场所。春天本应生机盎然,但这里却显得萧瑟冷清,可能是因为主人公的离去或者修炼环境的寂寥。
最后,诗人以疑问作结:"知在蓬莱第几重",蓬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着仙境或隐居之地。诗人询问那神秘人物是否还在那遥远的蓬莱仙岛之上,表达了对未知的探索和对神秘力量的好奇。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奇特的意象和设问,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富有哲理的氛围,展示了作者舒亶对于超凡世界的想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不详
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灵踪聊寄数峰云,雨意含云白昼昏。
不用高僧时咒钵,一泓长贮万家村。
苍崖绝壁印苔痕,陈迹千年尚似新。
杖履纷纷走南北,几人不是刻舟人。
万个松杉一颗珠,老僧心手最工夫。
冷光长在千峰顶,谁道人间夜月孤。
云山流水水中山,尽日青藜共往还。
更向僧房看图画,不知身在画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