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苍崖绝壁印苔痕,陈迹千年尚似新。
杖履纷纷走南北,几人不是刻舟人。
这首诗名为《佛迹》,是宋代诗人舒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处古老的崖壁上,青苔痕迹斑驳,仿佛千年历史仍如新般清晰可见。诗人感叹道,无数游人手持杖履,南北穿梭,他们之中又有多少人如同刻舟求剑的故事主角,执着于寻找佛迹而忽略了眼前的变迁。此诗寓言深刻,借古迹抒发对世事无常和人们易于陷入固执的感慨。
不详
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万个松杉一颗珠,老僧心手最工夫。
冷光长在千峰顶,谁道人间夜月孤。
云山流水水中山,尽日青藜共往还。
更向僧房看图画,不知身在画图间。
别开小径入松关,半在云间半雨间。
红叶满庭人倚槛,一池寒水动秋山。
老来漫有爱山心,酒少茶多却不禁。
一夜上方攲客枕,隔窗自伴冷猿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