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谢应芳所作的《次韵陈维寅苏杭怀古各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凭高远眺海潮起落之景,引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感慨。首句“凭高望海潮”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大海潮起潮落的壮丽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宏伟,也寓意着历史的波澜壮阔。
接着,“白马还来无?”一句,借问白马是否归来,隐喻历史人物或英雄的归宿,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追忆和对英雄人物命运的关切。这种设问的方式,增加了诗歌的悬念感和情感的深度。
“一杯吊忠魂,江风为号呼。”诗人通过举杯祭奠忠魂,寄托了对忠诚、勇敢精神的敬仰和怀念。同时,江风的呼啸声仿佛在为这些忠魂呐喊,强化了情感的表达,使得整个场景更加悲壮而深情。
“悲哉抉眼地,愁烟暗菭芜。”最后两句,诗人将情感推向高潮。他感叹于历史上的悲剧之地,那里充满了痛苦与哀伤,愁云密布,草木凋零,形象地描绘出了历史的沉重与悲哀。这里的“抉眼地”,可能是指历史上因战争、政治等原因导致的悲剧发生地,强调了历史的残酷与人性的悲凉。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英雄人物的崇高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切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