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维寅苏杭怀古各三首(其五)

辇路土花碧,金门苾刍关。

浮海两龙起,一去亦不还。

空遗温室树,过客犹高攀。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交织的画面。首句“辇路土花碧”,以“土花”形容辇路的岁月痕迹,暗示了历史的久远和变迁,而“碧”字则为这历史的痕迹披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与宁静。接下来,“金门苾刍关”一句,通过“金门”与“苾刍关”的对比,不仅展现了历史的庄严与神圣,也暗示了某种宗教或权力的象征。

“浮海两龙起,一去亦不还。”这两句运用了“两龙”这一形象,可能暗指两位重要的人物或事件,它们如同巨龙般在历史的长河中兴起,但最终却消失无踪,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追忆与感慨,同时也蕴含着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与深思。

“空遗温室树,过客犹高攀。”最后两句,通过“温室树”这一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即使这些历史的见证者已经逝去,但它们依然矗立在那里,等待着后来者的探寻与缅怀。而“过客犹高攀”则表达了对后人对历史遗迹的敬仰与探索之情,以及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时间、变迁、记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对历史的深情回顾与对未来的深沉期待,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73)

谢应芳(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字:子兰
  • 号:龟巢
  •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95~1392

相关古诗词

次韵陈维寅苏杭怀古各三首(其六)

我来铜驼巷,葛岭重行行。

相逢话师相,皆云误苍生。

遗臭千万年,沙堤潮上横。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烈妇歌

陈君手持烈妇碑,劝我为作烈妇歌。

人生自古孰无死,烈妇之死名不磨。

本是东沧小家女,粉黛不施眉自妩。

父怜母惜忍违离,纳婿于家半年许。

阿爷从军气颇粗,欲杀不义奔京都。

手持芒刃机不密,身落祸坑家乃屠。

绣衣郎君元帅子,少年绝爱倾城美。

愿言携手与同归,即免枭首尸诸市。

郎君满屋堆黄金,安知难买烈妇心。

耳边言逐飘风过,腹内怨含沧海深。

骂声不绝郎君怒,马上挥刀斫头去。

双鸾羞对青铜镜,全家甘赴黄泉路。

娟娟肌体娇如雪,烈烈肝肠坚似铁。

一团冤血注娄江,至今流水声呜咽。

男儿读书峨冠巾,偷生或忍忘君亲。

奴颜婢膝曳朱紫,得不愧此裙钗人。

呜呼,得不愧此裙钗人!

形式: 古风

顾仲瑛避地嘉兴几二年闻回昆山往不见遇作诗寄之末章兼简白西长老二首(其一)

细雨清明日,扁舟过玉山。

传书元有误,飞鸟竟无还。

芳草萋萋碧,落花点点斑。

题名墙外竹,黄鸟正间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顾仲瑛避地嘉兴几二年闻回昆山往不见遇作诗寄之末章兼简白西长老二首(其二)

客来常问信,书去半沈浮。

两度黄梅雨,相思白发秋。

樵渔今短笠,山水古长洲。

寄语天宁老,龟巢赋咏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