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漏歌赠高山人

我闻勾漏之峰亘万里,丹梯碧落浮云气。

山人家住彩云西,荷锸被云斲石髓。

千壑万壑云冥冥,云里依稀鸡犬声。

曾是葛洪飞度处,至今丹灶留翠屏。

翠屏黝窱连石屋,山人夜傍绳床宿。

云磴崔嵬斸玉芝,瑶函缥缈开金箓。

山人出入云气随,山人放歌铁篴吹。

鸾璈凤管世不识,别有霓裳羽衣词。

醉来拓笔扫丹嶂,倏忽烟霞开万状。

解衣遥临磅礴前,传神偏在阿堵上。

自从浪迹遍江山,转觉壶中日月閒。

漫说鸱夷浮海外,那知方朔在人间。

我是玉皇香案吏,一谪泥涂今若此。

自分宜置丘壑中,烦君貌我丹青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勾漏歌赠高山人》由明代诗人李之世创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的开头便以“勾漏之峰亘万里”起笔,勾勒出勾漏山的壮丽景象,接着描述山中人家的生活状态,“荷锸被云斲石髓”,形象地表现了山民们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场景。随后,诗人借葛洪飞度的故事,进一步渲染了勾漏山的神秘与灵性,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仙境之中。

“翠屏黝窱连石屋,山人夜傍绳床宿”,描绘了山中隐士的生活环境,既清幽又充满诗意。接下来的几句“云磴崔嵬斸玉芝,瑶函缥缈开金箓”,则展示了隐士们的超凡脱俗,他们不仅与自然融为一体,更有着追求精神境界的高远志趣。

“山人出入云气随,山人放歌铁篴吹”,生动地刻画了隐士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他们的歌声与自然相呼应,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最后,“鸾璈凤管世不识,别有霓裳羽衣词”,更是将隐士的音乐才华与艺术境界推向了极致,仿佛他们拥有着超越世俗的音乐语言。

“醉来拓笔扫丹嶂,倏忽烟霞开万状”,描绘了隐士在酒后的创作状态,他们挥毫泼墨,将心中的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化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而“解衣遥临磅礴前,传神偏在阿堵上”,则进一步强调了隐士的艺术造诣,他们能够捕捉到自然界的细微之处,并将其完美地呈现在作品之中。

最后,“自从浪迹遍江山,转觉壶中日月閒”,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在自然中生活,时间似乎变得悠长而宁静。而“漫说鸱夷浮海外,那知方朔在人间”,则是对那些追求功名利禄之人的讽刺,强调了隐居生活的价值与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勾漏山及其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批判,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醉中题壁

读书破万卷,拈笔无一字。

结客近三千,缓急不可恃。

闭门谢客客从呼,焚书烧笔坐虚无。

饱饭三时无一事,坦腹击缶歌乌乌。

形式: 古风

蟠木几歌

千盘万盘互纠纷,嵚巇历落可笑人。

下垂两股蹋至地,宛似踯躅兽蹄奔。

左撞右突相撑拄,其上衍平无削痕。

玩之疑石又疑铁,乃是槎枒老树根。

此树蟠根几许年,此根入土沦黄泉。

未睹繁阴碍白日,定有偃盖摩苍天。

霜餐雨蚀干柯尽,根含神理郁缠绵。

天翻地转如驱毂,深谷为陵陵为谷。

淘沙汨浪孤根出,尘埃谁识真面目。

水石樵人太好事,移我中林之幽屋。

自来野性百不爱,爱此离奇伴幽独。

蓬头坦腹据豪吟,偃仰摩挲看不足。

我闻汉时有古桐,中郎拔之煨烬中。

深山大泽宁无此,斧斤狼藉恣蕴崇。

孤性不随劫火尽,出世或凭神鬼工。

轮囷堪为万乘器,雕锼无人谁先容。

吁嗟无人谁先容,且置中林幽屋中。

形式: 古风

宝剑篇赠陈子明

吁嗟宝剑何神异,莫是鬼国之铁、昆吾之炭铸炼而成此。

请看龟文与缦理,色与青蛇差相似。

灵气莽莽含天晴,混元太如合流形。

阴阳媾交五行会,神工鬼哲殚经营。

尘埃安得此奇物,白虹赤电降其精。

世人见此三尺铁,看与铅刀差无别。

即看铅刀居然别,就中神异不可说。

鸊鹈模糊血花明,一种霜风寒冽冽。

千年玉匣秘不开,龙虎盘拿蛟螭结。

此剑一出无所藏,直之无上横无旁。

左熻右㸌不可当。

划然天地倏低昂,中宵北斗悬清光。

含辉遁景无人见,此物由来镇非常。

形式: 古风

题何文起云卧轩

何人高敞苾云堂,云窗雾栋驾虹梁。

白目看云卧不足,晴天云景悬清光。

团云隐隐如倾盖,飞甍直豁翔云外。

谁向云林种白榆,谁引云槎泛碧海。

朝朝暮暮云重重,云来云去杳无踪。

白云时或化苍狗,黑云时或乘赤龙。

世间万事浮云变,心似閒云任舒卷。

主人雅得看云趣,云卧忘机自仰偃。

问君云卧几经时,看君年少青云姿。

万里云衢争蹀躞,百尺云柯光陆离。

休讶无心云出岫,暂尔云栖依泽薮。

懒云高处枕书眠,云关静掩无人叩。

瑶函金歼盛云缃,丹梯碧戺缭云房。

云岩露滴茶烟冷,云阁霞分藜焰光。

侍童双双傍云宿,时拥云车骖白鹿。

閒持玉锸斲云根,拾得灵芝莳云谷。

鸡犬云中寂不闻,云璈翠管杂缤纷。

过逢半是云仙侣,多暇时删云笈文。

君住云西我云北,披云一见增颜色。

何当理棹水云边,与尔烂醉卧云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