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吴伟业所作的《将至京师寄当事诸老》系列诗中的第四首。诗人以个人的经历和心境为背景,表达了对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朝廷的微妙态度。
首句“平生踪迹尽繇天”揭示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认为一生的轨迹都由上天安排,流露出一种宿命论的意味。接着,“世事浮名总弃捐”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表明他愿意放弃那些虚浮的名声。
“不召岂能逃圣代,无官敢即傲高眠”两句,诗人暗示即使没有被朝廷征召,他也无法逃避那个时代,同时也不敢因为没有官职而怠慢,显示出他的谦逊和对朝廷的敬畏。
“匹夫志在何难夺,君相思深自见怜”表达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对君相的期待,他认为自己的志向虽然平凡,但只要真心诚意,总会得到理解与尊重。
最后两句“记送铁崖诗句好,白衣宣至白衣还”,通过回忆昔日赠送诗句的情景,暗指自己虽身着平民服装,但才华和忠诚仍能得到赏识,暗示了诗人希望得到重用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境遇的反思,又有对仕途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复杂而微妙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