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诵后作寄道侣

十年伤白发,万虑息金经。

春鸟鸣鱼梵,天花落草亭。

高堂嗟见背,大块实劳形。

为寄潮音去,宗风满塔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所作的《礼诵后作寄道侣》。诗中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人生、佛教以及与道侣之间情感的深刻思考。

首句“十年伤白发”,诗人感叹岁月流逝,白发生长,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接着“万虑息金经”,在佛教的修行中寻求心灵的平静,暗示了诗人通过佛法来缓解内心的纷扰。

“春鸟鸣鱼梵,天花落草亭”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营造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春鸟的鸣叫、鱼儿的游动,以及天降的花雨,都仿佛在梵音中飘落,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意境。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高堂嗟见背,大块实劳形”则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高堂象征着父母,见背意味着离别,大块指大地,劳形则是身体的劳累。这两句既是对亲情的怀念,也蕴含着对生命短暂和身体劳苦的感慨。

最后,“为寄潮音去,宗风满塔铃”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佛法的教诲,将智慧和慈悲传递给他人,让宗风(佛教的教义)充满每一座佛塔的铃声。这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也是对佛法传播的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佛教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佛日东游答欧奏孚陈皖公

西方传佛日,东去访仙山。

五十未闻道,江湖稀闭关。

苍烟奔急翼,霁景媚衰颜。

君问逢迎意,方将乞大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度龙川

佗城游不得,孤棹上龙川。

岂挟千金橐,而冲五岭烟。

江风吹苦竹,津树咽新蝉。

又策斑骓去,无诸海国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五日龙川舟中时文晖先归

百里仍秦县,千秋忆楚臣。

符开银艾小,粽裹绿荷新。

乡土能无恋,愁思郁未伸。

那堪观霸气,临水送归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困酒入诃林留宿自公房

祇园甘露滴,使我宿酲消。

独自留方丈,诸天不寂寥。

行踪泥芳草,吟兴写芭蕉。

已作逃禅客,无烦折简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