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台

歌扇向陵开,齐行奠玉杯。

舞时飞燕列,梦里片云来。

月色空馀恨,松声莫更哀。

谁怜未死妾,掩袂下铜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歌扇在陵园中展开,众人一同举起玉杯祭奠。
舞蹈时仿佛燕子排列,梦境中片片云彩飘来。
月光下只剩遗憾,松涛声请不要再添悲哀。
又有谁怜惜我这未亡之人,掩面走下铜台墓地。

注释

歌扇:歌女所持的扇子,可能用于舞蹈或仪式。
陵:陵墓,此处指帝王陵寝。
奠:祭奠,表示对逝者的敬意。
玉杯:珍贵的酒杯,用于祭祀。
飞燕:比喻女子轻盈的身姿,如燕子般轻盈。
片云:象征漂泊不定或梦境中的景象。
月色:夜晚的月光,常引申为情感和回忆。
松声:松树的声音,常与哀思、寂静相关。
未死妾:未亡人,指已故者的妻子或配偶。
掩袂:遮住面颊,表达悲伤或羞愧。
铜台:古代宫殿或陵墓的代称,这里指帝王陵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美而哀伤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女主人公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哀思与不舍。

"歌扇向陵开,齐行奠玉杯。" 这两句诗通过“歌扇”和“奠玉杯”的动作,表达了对逝者的一种仪式化的追忆,既有祭祀的庄重,也有对逝者的怀念。

"舞时飞燕列,梦里片云来。" 这两句则通过对舞蹈中飞燕和梦境中的片云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在现实与幻想之间摇摆的情感状态,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留恋。

"月色空馀恨,松声莫更哀。" 这两句诗借助月色和松声,表达了一种无尽的哀愁和不舍,月亮如水的“馀恨”与松涛的“莫更哀”,都是对逝者的深情流露。

"谁怜未死妾,掩袂下铜台。" 最后两句诗则直接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悲哀和无奈,以及一种强烈的自我同情。在“铜台”这个特定的环境中,作者以一种绝望的心态,结束了这段哀伤的情感抒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构建了一幅充满哀思与美感的画面,是对逝者的一种超越生死的怀念,也是作者自身情感世界的一次深刻表达。

收录诗词(6)

梁琼(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巫山寄远人

巫山云,巫山雨,朝云暮雨无定所。

南峰忽暗北峰晴,空里仙人语笑声。

曾侍荆王枕席处,直至如今如有灵。

春风澹澹白云闲,惊湍流水响千山。

一夜此中对明月,忆得此中与君别。

感物情怀如旧时,君今渺渺在天涯。

晓看襟上泪流处,点点血痕犹在衣。

形式: 古风

玉枕空流别后泪,罗衣已尽去时香。

形式: 押[阳]韵

王昭君

图画失天真,容华坐误人。

君恩不可再,妾命在和亲。

泪点关山月,衣销边塞尘。

一闻阳鸟至,思绝汉宫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赠李中华

莫向嵩山去,神仙多误人。

不如朝魏阙,天子重贤臣。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