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唐多令·年糕》由清代诗人凌祉媛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年糕这一传统节日食品的制作与食用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民俗气息和生活情趣。
“切玉妙能工”,开篇即以“切玉”比喻年糕的制作工艺之精巧,形象地展现了制作者的高超技艺。“香调桂米浓”,进一步强调了年糕的香气浓郁,仿佛桂花的芬芳与糯米的甘甜完美融合,令人垂涎欲滴。
“快登筵、粉腻酥融”,描绘了年糕上桌时的诱人景象,粉嫩细腻,入口即化,如同酥融于舌尖,让人感受到食物带来的极致享受。“仿佛刘郎题字在,谁印取、口脂红”,这里运用了典故,借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同时暗示年糕色泽诱人,犹如女子的红唇,增添了几分浪漫与雅致。
“佳号复谁同”,赞叹年糕不仅美味,其美好的名字也独一无二,表达了对年糕独特魅力的欣赏。“年年祝岁丰”,寄托了人们对于丰收与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体现了年糕在传统节日中的重要地位和象征意义。
“更团花、簇满盘中”,描述了年糕摆盘时的精美布局,如同盛开的花朵,既美观又富有层次感。“市上携来纷馈饷,须买到、落灯风”,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人们在集市上购买年糕的情景,以及将这份节日的喜悦传递给亲朋好友的过程,体现了浓厚的人情味和节日氛围。
整体而言,《唐多令·年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年糕的美味与文化内涵,还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是一首充满情感与诗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