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韵少保雄楚楼席上

炷香秋色里,落笔翠微间。

八九开云土,毫芒见峡山。

水花光似拭,幽鸟语如蛮。

不分荆州牧,全胜寓客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在秋色中点燃一支香,笔触落在青翠的山间。
在八九分的云雾中打开画卷,细小的笔触显露出峡山的轮廓。
水面上的光影仿佛被擦拭得明亮,幽静的鸟鸣如同异域的语言。
这幅画的意境超越了荆州牧者的身份,完全胜过闲暇时的寓所之乐。

注释

炷香:点燃的香。
秋色:秋天的景色。
落笔:下笔。
翠微:青翠的山色。
八九开:大约八九成的。
云土:云雾中的大地。
毫芒:细微的笔触。
峡山:狭窄而险峻的山。
水花光:水面的光影。
似拭:像被擦拭一样。
幽鸟:寂静的鸟。
如蛮:如同异域的语言。
不分:不局限于。
荆州牧:荆州的官员(古代官职)。
全胜:完全超过。
寓客閒:闲居之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书斋的画面。诗人点燃香炉,沉浸在秋色之中,提笔在翠微之间书写,展现出文人的雅致与宁静。"八九开云土"暗示着纸张的洁白和墨色的深浅变化,"毫芒见峡山"则描绘了笔触的细腻,仿佛能透过字迹看到远处的峡山景色。

接下来,诗人通过"水花光似拭"形容墨水流动时的光泽,如同清水擦拭过一般明亮,"幽鸟语如蛮"则以鸟鸣声的清脆比喻书法的节奏感,两者相映成趣。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友人书法技艺的高度赞赏,认为其作品即使不比作荆州牧(古代官职,此处代指高官)的气派,也远胜于寻常寓居之人的闲逸之作。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赞美了书法艺术,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文人雅集之情,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又寒食日见紫荆花有怀三馆

东君老去梨花白,绯桃占断春颜色。

剩红分付紫荆枝,回首千花尽陈迹。

汗青庭外曲池滨,忆昔攒葩绕树深。

不解花枝缘底事,也来江上看閒人。

形式: 古风

三十日过班竹赋玉州之木一首

玉州之南土当木,玉州之北木为竹。

以土筑室土则荣,以木编篱木应辱。

无木用土固其宜,有木何忍贱用之。

呜呼,玉州之木最可悲,不为楹桷为藩篱。

形式: 古风

三山矶答渔父歌

我行如辘轳,西上复东下。

触热溯江船,迎霜归越舍。

齐山至禹穴,百六十长亭。

江头矶上叟,嗤我太营营。

朝见上江来,暮见下江去。

君为何物官,拜罢乃尔遽。

语叟且勿嗤,我本寒乡士。

三年饕汉粟,中秘仍太史。

为亲乞左官,得贰江南州。

人淳土物美,官暇餐钱优。

心欢亲意足,家喜朋戚贺。

犯炎束去担,凌涨理征柂。

心力困奔走,性命脱痁痎。

及郊始相庆,有命从天来。

天恩一何厚,别驾升太守。

州名太府尊,地望潜藩旧。

父母爱则深,未谅赤子心。

公荣私养迫,外美内愁侵。

问戍当几时,列宿两经天。

问去当几程,更西行五千。

荆南居其中,此去犹百舍。

回舻指东越,半月可休驾。

瓜时幸未忙,况有婚会急。

女弟归越人,季秋迨其吉。

半月易为费,婚会难可违。

不辞一月内,两过钓鱼矶。

憧憧虽可惭,盼盼实所安。

再三谢渔父,从此事纶竿。

形式: 古风

三雪诗用前韵寓三字(其一)

令月浓于耜,丰年兆太平。

片飞何粲者,磈落太粗生。

薛凤崩腾势,巫猿寂寞声。

冰溪无豕渡,樵路有人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