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归

忽有故园梦,秋冬恨不胜。

菊难月掩映,梅耐雪冯陵。

客斗南唐墨,僧禅后夜灯。

如何不归去,京国脚腾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忽然做起了故乡的梦,秋冬的遗憾难以承受。
菊花在月光下显得暗淡,梅花却能抵抗冰雪的侵袭。
客人在南方的夜晚用南唐的墨水写字,僧人在后半夜的灯光下打坐冥想。
为何不回去呢?京城的道路似乎越来越遥远。

注释

忽:忽然。
故园:故乡。
恨:遗憾。
不胜:难以承受。
菊:菊花。
月掩映:在月光下显得暗淡。
梅:梅花。
耐:能抵抗。
冯陵:侵袭。
客:客人。
斗:写字。
南唐墨:南唐的墨水。
僧:僧人。
禅:打坐冥想。
后夜灯:后半夜的灯光。
如何:为何。
归去:回去。
京国:京城。
脚腾腾:道路似乎越来越遥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思归》,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之情。首句"忽有故园梦"直接点出诗人内心对家乡的怀念,"秋冬恨不胜"则通过季节转换,强化了这种思乡之情的沉重。接下来的两句"菊难月掩映,梅耐雪冯陵",以菊花在秋月下显得孤寂和梅花在冬雪中坚韧的形象,象征着诗人即使身处异乡,故乡的景物依然清晰如昨,且有强烈的对比感。

"客斗南唐墨,僧禅后夜灯"描绘了诗人客居他乡的生活状态,夜晚研磨南唐墨,与僧人共度寂静的夜晚,暗示了内心的孤寂和对宁静故乡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如何不归去,京国脚腾腾"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回归故乡的渴望,然而现实中的忙碌和羁绊使得归乡之路遥不可及。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总管刘观察相饯于高岩经句杨朝奉出所和诗即席再赋

花开为客向金城,待得无花羸马行。

柳荫高岩开祖帐,月摇洛水话离情。

将军精悍千山耸,宾客风流一笛横。

更愧新昌孙子在,诗成白眼得清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拭目

拭目中兴宜碌碌,褊心触事独迟迟。

刘琨祖逖无由见,邺下关中何所之。

万里耕桑仁德在,九天雨露庙堂滋。

龙钟只合归田去,犹解重吟采芑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故资政殿学士特赠光禄大夫曾公挽辞二首(其二)

马援枕前叹,张飞帐下怨。

古人有馀泪,今日不堪言。

犬豕方逃格,玙璠忽自焚。

共嗟当宁恨,宁复问乾坤。

形式: 古风

故资政殿学士特赠光禄大夫曾公挽辞二首(其一)

选吏时无最,论兵世有书。

风神相门旧,胆气将坛初。

地轴尘埃转,天航津汉虚。

忠规子孙在,太史笔何如。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