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

漫天雪霏霏,遍地生寒威。

一方寒可逃,漫天将安违。

仆夫寒吁天,天若不闻知。

天普而无为,羲和愆其期。

三旬竟不返,阳道亦孔微。

将匪羲和愆,云雨有常师。

彼哉胡不仁,亦已焉乎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漫天飞雪的严寒景象,诗人湛若水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冬季的冷酷无情。"漫天雪霏霏,遍地生寒威",这两句直接写出雪之大和寒气之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受冲击。接着,诗人通过"一方寒可逃,漫天将安违"表达了对温暖的向往和对无法逃避寒冷的无奈。

"仆夫寒吁天,天若不闻知",通过仆人的呼喊和天的沉默,暗示了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天普而无为,羲和愆其期",诗人将天气的变化归咎于太阳神羲和未能按时运行,寓言式的表达中透露出对自然规律的质疑。

"三旬竟不返,阳道亦孔微",进一步强调了冬季的漫长和阳光的稀少,反映了诗人对于温暖回归的期盼。"将匪羲和愆,云雨有常师",诗人认为并非羲和失职,而是自然法则使然,暗示人应顺应自然。

最后两句"彼哉胡不仁,亦已焉乎而",诗人以反问语气责问上天为何如此无情,但又接受了现实,流露出一种无奈和释然的情绪。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雪景为背景,寓言手法丰富,表达了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温暖回归的渴望。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癸酉除夕

伊昔垂髫年,逢岁辄欢喜。

喜欢将何如,数日仍屈指。

事与年侵寻,世网固缠己。

物态迁性情,感节悲怀起。

四序恒不居,天地有剥否。

眇兹血气躯,神理会颓圮。

四大非我物,安能保妻子。

骨肉尚不顾,官爵宁久恃。

困鱼乐深渊,龌龊思脱屣。

何当淩高风,采薇西山趾。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送人之荆州搉木

尹铎轻茧丝,冯驩燬券钱。

汲公置焚斗,矫诏赈饥氓。

火辰僣天纪,木德受其燔。

遂令山岳赭,转使民物烦。

民物烦以冤,号声迸高旻。

时当云雷屯,经纶在群贤。

子今万里去,衣佩何翩翩。

燕雀尚堂室,溟鹏薄云天。

形影日以远,思子心凄然。

荆楚多遗迹,问俗重延缘。

倘然得一木,能支大厦颠。

形式: 古风

甲戌正月十七日潘仲鲁黄门诸友游金华双龙赤松诸洞二首(其一)

晓出兰溪门,逍遥望名山。

望之已可爱,而况游其间。

窈窕藏境胜,夷旷令心閒。

白云昼冥冥,溪流日珊珊。

不见牧羊子,化石只依然。

心迹俱寂寞,怅望未能还。

形式: 古风

酬姜仁夫用阳明韵见赠兼怀阳明四首(其三)

高堂今宴会,明日就泥途。

保命欲骞举,忘身在网虞。

涉江防滟滪,即陆愁崎岖。

嗟予将安之,平地成险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