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正月十七日潘仲鲁黄门诸友游金华双龙赤松诸洞二首(其一)

晓出兰溪门,逍遥望名山。

望之已可爱,而况游其间。

窈窕藏境胜,夷旷令心閒。

白云昼冥冥,溪流日珊珊。

不见牧羊子,化石只依然。

心迹俱寂寞,怅望未能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诗描绘了清晨离开兰溪门后,诗人独自或与友人一同欣赏名山美景的情景。"晓出兰溪门,逍遥望名山",展现了诗人早起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和对山水的向往。接着,他感叹"望之已可爱,而况游其间",表达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期待亲身体验的愿望。

诗中"窈窕藏境胜,夷旷令心閒",通过形容环境的幽深和开阔,传达出山中景色的迷人以及带给心灵的宁静。"白云昼冥冥,溪流日珊珊",运用动态的意象,描绘出白天云雾缭绕、溪水潺潺的静谧画面,富有诗意。

"不见牧羊子,化石只依然",诗人借牧羊人的典故,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事变迁,而山中的石头依旧,引发对永恒和无常的哲思。最后,"心迹俱寂寞,怅望未能还",诗人表达了在欣赏美景后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对归去的留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历金华双龙赤松洞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蕴含着人生的思考和淡淡的孤寂之情。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酬姜仁夫用阳明韵见赠兼怀阳明四首(其三)

高堂今宴会,明日就泥途。

保命欲骞举,忘身在网虞。

涉江防滟滪,即陆愁崎岖。

嗟予将安之,平地成险阻。

形式: 古风

仁和李掌教白夫求予赠言白夫尝编燕享乐谱一帙见示故终篇以音乐言

白夫广文杰,访我黄金台。

苦意协管律,雅颂釐清吹。

音乐缺已久,闻此喜且疑。

未理金石奏,八音安可裁。

声本起于无,谁解穷往来。

鱼马诚异类,感应何神哉。

乃知太和气,不谢嶰谷材。

圣人假物用,八风谁能回。

此可悟神理,当与西山推。

形式: 古风

北都自严寄阳明子

玉台有名果,成之三千春。

当其未成时,凡品不足珍。

持以赠世人,涩口反见嗔。

白璧按剑起,青蝇止棘频。

圣人诫囊括,明哲贵保身。

云龙会有时,感应岂无因。

不惜知音寡,所惜不能琴。

形式: 古风

送黄小江佥宪进表毕还广州四首(其一)

弱龄尘外志,点也与为徒。

微尚夙所敦,俛仰一纪馀。

伤哉力不竞,沦落在泥涂。

中夜起兴叹,揽衣步前除。

咎己有馀裕,尤人尚忧虞。

行年四十九,将与伯玉俱。

知非在今始,言为知者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