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日与胡冠海左叔固张禔乔秦楘共于双溪观月

万松堤俯石潭深,挈榼携筇更一寻。

月自峰头开碧宇,人于露下坐青林。

归樵寂寂时穿径,凉吹萧萧每入襟。

胜地良宵何所语,水流山峙总无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八月十四日与友人在双溪观月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宁静之感。

首联“万松堤俯石潭深,挈榼携筇更一寻”,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观月的场景。他们沿着万松堤行进,俯瞰着深邃的石潭,手持酒榼和竹杖,继续探索这美妙的夜晚。

颔联“月自峰头开碧宇,人于露下坐青林”则展现了月光洒满天空的壮丽景象,以及人们在露水下的青林中静坐赏月的悠闲氛围。月光如同从峰顶开启了一片碧蓝的宇宙,而人们则在露水的滋润下,坐在青翠的树林中,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

颈联“归樵寂寂时穿径,凉吹萧萧每入襟”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清凉。归家的樵夫在小径上悄无声息地行走,而微风吹过,带着丝丝凉意,轻轻拂过诗人的衣襟,增添了几分凉爽与舒适。

尾联“胜地良宵何所语,水流山峙总无心”表达了诗人对这次观月经历的感慨。在这美好的夜晚,面对流水与山峦,诗人似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不再有言语的需要,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谐,仿佛整个世界都融入了这份宁静之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相通的意境。

收录诗词(741)

姚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字:姬传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nài)(1731~1815

相关古诗词

重阳复宿双溪(其一)

人间何事与衰翁?惟有溪山兴未穷。

杖履来频鸡犬识,云霞卧与梦魂通。

朝来雾霁千岩绿,槛外霜初一树红。

我老诸贤年尚富,总毋零落感秋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重阳复宿双溪(其二)

太傅悬车作此堂,宝书中霤奉仁皇。

松杉围较当时大,栋宇存因后嗣昌。

近阅百年天迅速,远思千古事苍茫。

吾生但快亲交会,又把茱萸尽举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嘉庆八年九月二十二日马雨耕邀游双溪是日为雨耕七十初度作一诗呈之

万叠苍山两白头,清霜锦树照深秋。

松岩雨径交行屐,苔石风亭醉掩裘。

世上敢言槃涧大,樽前差幸役车休。

几人七十能强健?况得相从物外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孙节湣武公先生乡试被放后诗册

才子声华义烈雄,偏安又见失江东。

时当倾覆千城后,身入孤危一旅中。

朝燕无名惟士气,军师谋败值天穷。

平生不遇宁无感,非谓赍咨在一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