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周映清的《琴诗(其一)》描绘了诗人从小对古琴音乐的热爱和追求。"少小慕古韵,耽此丝桐清",表达了他年少时就向往古人的高雅韵律,沉醉于琴声的清澈之中。然而,"经年事擽捋,指涩不成声",说明他在长时间的练习中遇到了困难,手指僵硬,难以弹奏出流畅的音符。
转折点在于"一朝得微悟,触手清风生",诗人突然领悟到某种技巧或境界,仿佛琴音中流淌出了清风,使得音乐变得生动起来。"泠泠判雅俗,一一为分明",形象地表达了琴音能够清晰地区分高雅与通俗,展现了音乐的鉴别力。
最后两句"贺若不可学,益我思古情",诗人感慨虽然贺若(可能是指某位擅长琴艺的人)的技艺难以企及,但这种对古琴艺术的深入理解和感悟,却增添了他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丰富了他的内心世界。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传达了对音乐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古典文化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