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古木幽篁图

近者天下写竹枝,息斋子昂最奇绝。

金钗折股锥画沙,直以高情寄豪墨。

后来小李用家法,更觉纵横脱羁勒。

御榻屏风或诏写,流落人间岂多得。

我家真迹兼数公,锦囊玉轴复壁中。

旧宅荒凉经战伐,故物多随烟烬空。

此图寻丈小李作,位置颇殊标格同。

半身古树色苍润,筼筜因依相澹浓。

长林无人秋气入,蜿蜿蛇蛟起幽蛰。

蟏蛸垂丝昼阴静,老鹤陊翎昏雨集。

黄陵庙前湘水深,捐玦江皋思俯拾。

浮槎寻源溯空阔,折旌低渡玄云湿。

何郎兄弟最好奇,爱此不减珊瑚枝。

幽居正在兰峰下,亦有乔木当窗扉。

共展长图幽兴发,六月凉飔生葛衣。

还君珍袭增叹息,他日重看覛旧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题古木幽篁图》由元末明初诗人刘永之作,描绘了一幅古木与幽篁交织的画面,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深邃的情感。

诗中首先提到近世画家子昂以竹枝入画,息斋则以其独特的手法,将金钗折股锥画沙的技艺融入豪放的笔墨之中,展现出高远的情怀。接着,诗中引入了小李(可能指宋代画家李公麟)的家法,通过“更觉纵横脱羁勒”一句,赞扬其作品的自由奔放。御榻屏风的描写,暗示了这些作品曾被皇家珍藏,但如今流落人间,数量稀少。

诗人自述家中珍藏有多幅真迹,包括这幅《古木幽篁图》,它们被精心保存在锦囊玉轴中,置于墙壁之上。然而,旧宅历经战乱,许多珍贵之物已随烟烬消失。这幅图虽小,却能体现出与众多名家作品相同的风格和位置布局的独特之处。画面中,古树苍润,筼筜相伴,营造出一种淡雅而浓郁的氛围。长林无人,秋气渐深,蜿蜒的蛇蛟仿佛从幽暗处苏醒,蜘蛛垂丝于静谧的白天,老鹤栖息在昏雨之中,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自然景象。

最后,诗中提到黄陵庙前湘水深邃,象征着历史的深远与情感的深厚。浮槎寻源,折旌低渡,展现了对自然界的探索与对未知的向往。何郎兄弟对这幅画作的喜爱,如同珍视珊瑚枝般,体现了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幽居中的诗人与友人共同展开画卷,六月的凉风仿佛穿过了葛衣,带来一丝清凉与宁静。最后,诗人将这幅画赠予他人,并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将来能再次观赏并留下新的题记。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古木幽篁图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艺术、历史、友情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77)

刘永之(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工诗文,善书法。日与杨伯谦、彭声之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听辞归。有《山阴集》

  • 字:仲修
  • 号:山阴道士
  • 籍贯:临江清江

相关古诗词

题傅商翁观松瀑图

山风萧萧昼寂历,长松落落倚绝壁。

紫烟乍留青巘中,瀑布迸落苍厓石。

山中之人形骨清,幅巾藜杖时独行。

溪回陡绝去无路,坐抚瑶琴摸剑声。

我亦平生慕真赏,十年误落江湖上。

故山萧条久不归,夜雨秋衾梦常往。

人生适意无是非,云林久与幽人期。

九节预裁青竹杖,明朝试拂薜萝衣。

形式: 古风

题何武子所藏简天碧松图

苍松偃蹇如短虬,垂肘近人寒不收。

悲风萧萧生昼晦,古鬣陊水令人愁。

锦鞯骑马山阴道,石黛空青拂衣好。

万里江湖隔旧游,坐观图画空山老。

形式: 古风

题金人猎骑图

昔者金源起东北,万马南驰蹴中国。

青盖趋燕艮岳摧,杀气如云暗吴越。

天旋日转息战争,裹革包兵交玉帛。

翔南无事号太平,颇习华风变蛮貊。

既尊儒术尚文事,立进画图供玩阅。

是时张戡画■马,尺素流传擅声价。

此图彷佛戡所作,似貌燕山驰猎者。

秋高露白葭苇黄,隐约寒山接平野。

虎鞯鹤辔赤茸鞧,骑影联翩意閒雅。

龙媒振鬣望空阔,足若奔暑□流赭。

前驱后逐争豪雄,左旋右转若回风。

鴐鹅惊飞百兽骇,苍鹰脱臂腾高空。

策马数获落日紫,金盘行炙餍奴僮。

当时观者徒叹息,写入丹青真国工。

古愚先生最好事,锦标钿束纡鸾龙。

郡斋展玩当清昼,惊飙飒飒吹帘栊。

白头书生幽蓟客,不觉涕泪沾膺胸。

百年兴废恍如梦,苜蓿萧萧迷古宫。

形式: 古风

茅屋读书图

峨峨苍山,白云冒之。灵液渗漉,泻为清漪。

带我林薄,环我蓬茨。春日载阳,卉木华滋。

呦呦鹿鸣,泛泛浮鹥。叙此幽独,理我琴册。

嗟彼圣贤,遗我令则。顾瞻周道,零露在草。

驾言从之,中心懆懆。涧有兰茝,山有蕨薇。

逍遥卒岁,皓首为期。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