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这句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首先,“新词宛转递相传”表达了诗人对流行歌曲的赞赏,这些歌曲旋律优美,通过人们的传唱而广为流传。
“振袖倾鬟风露前”则描绘出一个生动的画面:诗人在春风中挥动衣袖,沐浴在清新的晨露之中。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清新脱俗的一幕,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自由自在。
“月落乌啼云雨散”描写的是夜色渐深,月亮已经下沉,黑暗中传来乌鸦的啼叫声,同时天气变幻,不久将有云层聚集和细雨降临。这里通过对夜晚自然界声音与光线变化的刻画,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情绪。
“游童陌上拾花钿”则是诗人观察到的孩子在野外的小路上嬉戏,偶尔蹲下身来捡拾那些被风吹落的花瓣。这一幕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纯真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生命活动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无限的情感寄托,以及他对于生活中那些简单而又不易察觉之美的深刻理解。
不详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日暮江头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
公馆似仙家,池清竹径斜。
山禽忽惊起,冲落半岩花。
门前洛阳道,门里桃花路。
尘土与烟霞,其间十馀步。
秦国功成思税驾,晋臣名遂叹危机。
无因上蔡牵黄犬,愿作丹徒一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