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酿酒

问谁家、美酝得沾唇,频过可淹留。

有陶公辞组,陈王把卷,携我登楼。

左手《离骚》、腐史,右手酒盈瓯。

纵使长衰贱,也自风流。

闻说易州酒味,击筑悲歌处,绝胜南州。

便酿方学得,种秫可曾收。

笑生来、不谙凌杂,那一椿、家事上心头。

但知道,客来呼设,任妇为谋。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文人雅士品酒赏月的场景,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与生活情趣。诗人以“问谁家”开篇,引出对美酒的探寻与赞美,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美酝得沾唇,频过可淹留”,既是对美酒的直接赞美,也是对饮酒时悠然自得心境的描绘。

接着,诗人通过“陶公辞组,陈王把卷,携我登楼”这一句,巧妙地将历史人物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穿越时空的意境,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而富有层次感。陶渊明辞官归隐,陈王曹植挥毫赋诗,这些历史上的文人墨客,与诗人一同登楼品酒,共享这份雅致与风流。

“左手《离骚》、腐史,右手酒盈瓯”一句,进一步展现了文人与酒的不解之缘,他们或读诗书,或品佳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文人的精神世界。即使身处衰败之中,也能保持一份风流自赏的情怀。

“闻说易州酒味,击筑悲歌处,绝胜南州”则将地点转换至易州,通过对比南州,强调了易州酒的独特魅力和情感价值,击筑悲歌,更添了几分豪情与悲壮。

最后,“便酿方学得,种秫可曾收。笑生来、不谙凌杂,那一椿、家事上心头。但知道,客来呼设,任妇为谋。”这一段表达了对酿酒技艺的追求与对家庭日常的轻松态度。无论是学习酿酒还是处理家事,都显得从容不迫,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智慧。

整首诗以酒为线索,贯穿了文人雅趣、历史情怀、自然美景以及日常生活等多个层面,展现了清代文人独特的审美观和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2)

吴白涵(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剔银灯.寒檠

耐尽寒宵滋味。却只是、一龛斜背。

低映鸳帏,高擎凤足,不是年来情思。

支颐凭几,且留待、竹炉茶沸。冷冷清清如此。

好个愁人天气。

欲暗还明,频挑不焰,似这病恹恹地。霜风又起。

早逼得、光儿愈细。

形式: 词牌: 剔银镫

金缕曲.蛟桥月夜

横压双溪转。记相传、赤乌年代,斯桥初建。

罨画云山佳丽甚,正是六朝阳羡。

其下有,流澌清浅。

夹岸红楼灯火夜,恰如霜、古月当头现。

想曾照,国山县。星霜忽易寒芦卷。

认空潭、老蛟潜处,沧桑几变。

百怪鱼龙消匿尽,冷落孝候祠殿。

只皓魄,依然一片。

照彻兴衰同逝水,更照来、虹影澄如练。

圆似镜,挂波面。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多丽.桂花下作

嫩凉天,西风吹遍郊原。

正楼头、一声长笛,泬寥秋气堪怜。

渐芳洲、飘残黄叶,更曲沼、凋尽红莲。

秉烛心期,支筇意兴,恰逢丛桂吐华研。

小山畔,凌霜挺秀,翠荫复来圆。

还证取、香闻鼻观,无隐真禅。

对清尊、浅斟低咏,待看月影婵娟。

近露华、沾衣欲湿,奈蛩语,当户争传。

知道明年,重逢此日,萍踪飘转在谁边。

多应向,山程水驿,茸帽控丝鞭。

花如织、盛筵难再,也合潸然。

形式: 词牌: 多丽

浪淘沙.舟过东郭废园

一叶下晴川,正夕阳天。西山拖雨断虹鲜。

不是荷花亲指点,谁说平泉。

歌舞忆当年,肯羡神仙。繁华如箭忽离弦。

乱甃残垣能几日,取次桑田。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