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

屏去鸡壅与豕零,试听我诵卫生经。

两忘宠辱心源净,一扫荣枯眼界明。

酖毒不令生厚味,奸邪宁使出繁声。

冥钧深养灵根固,四体调和血气平。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摒弃世俗的纷扰与琐碎,来听听我朗诵养生的经文。
忘却荣辱,心灵纯净,一眼看透世间兴衰浮沉。
不让有害之物在美味中滋生,邪恶之事怎能轻易发声。
在深远的冥想中滋养灵性根基,让身心协调,气血平衡。

注释

屏去:排除,去除。
鸡壅:比喻世俗的纷扰。
豕零:比喻琐碎的事物。
卫生经:指养生或道德修养的典籍。
两忘:忘记两种极端的情绪。
宠辱:得宠与受辱。
心源:内心。
眼界:视野,看待事物的角度。
酖毒:毒害,比喻有害的事物。
厚味:美味的食物,引申为诱惑。
奸邪:邪恶的人或事。
繁声:频繁或大声,形容不正当行为。
冥钧:深沉的冥想或静思。
灵根:精神或灵魂的基础。
四体:全身。
血气:身体健康,气血旺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与之所作的《卫生》,主要探讨的是养生保健的主题。首句“屏去鸡壅与豕零”形象地表达了去除生活中的琐碎杂念,保持心境清净的意思。接下来,“试听我诵卫生经”暗示通过诵读养生之书来提升自我修养。

“两忘宠辱心源净”强调了忘记荣辱得失,达到内心的宁静。“一扫荣枯眼界明”进一步说明了摒弃功利之心,看透世事变迁,视野开阔。诗人主张通过饮食调节,如“酖毒不令生厚味”,避免过度享受导致身体不适;同时警惕“奸邪宁使出繁声”,即要防范不良诱惑。

最后两句“冥钧深养灵根固,四体调和血气平”揭示了养生的根本在于内在精神的滋养和外在身体的和谐,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身心平衡的状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寓教于乐的方式,阐述了养生之道,体现了诗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智慧。

收录诗词(96)

罗与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行愁思(其二)

明月印野水,暮色进旅愁。

仆痡主亦疲,心口相怨尤。

茅舍劣容膝,弛担聊小休。

会当理归策,甘彼穷山囚。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山行愁思(其一)

日落烟欲横,山寒翠将滴。

荒村渺愁人,跬步触四塞。

路遥两髀酸,颇恨身不翼。

舍策还怅然,倦倚松下石。

形式: 古风

中秋步月(其二)

幽人披襟来,步此一庭月。

如渡滹沱冰,似泛山阴雪。

谁将羌管急,间彼邻杵切。

冉冉秋思生,令人欲愁绝。

形式: 古风

中秋步月(其四)

光阴若劈箭,行乐常恐迟。

人生百岁客,扰扰竟何为。

四美古难并,千年调亦痴。

面生不我弃,邀月聊自怡。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