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沼寺(其二)

地僻人稀到,唐贤句尚存。

观鱼寻曲沼,吊古入名园。

山翠沾夜袂,苔纹印屐痕。

暂陪尊俎乐,箫鼓出丘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这里偏僻少有人来,唐代诗人的佳句依然留存。
我观赏鱼儿游弋于弯曲的池塘,探访古迹进入知名园林。
夜晚山色浸湿了衣袖,青苔的痕迹留在了我的木屐上。
暂且享受宴席上的欢乐,音乐和鼓声打破了乡村的宁静。

注释

地僻:偏远。
唐贤:唐代的贤明诗人。
尚:仍然。
曲沼:弯曲的池塘。
吊古:凭吊古人或古迹。
夜袂:夜晚的衣袖。
屐痕:木屐留下的痕迹。
尊俎:酒杯和菜肴,指宴席。
丘樊:乡村,田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水胜地,诗人在此寻访古迹,感怀历史。开篇“地僻人稀到”表明此地偏远,不为世人所常至,“唐贤句尚存”则是说这里还保留着唐代贤达之人的遗风或遗迹。

“观鱼寻曲沼”一句,诗人在探索山间小溪,观赏其中的鱼儿,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向往。接着“吊古入名园”,诗人似乎穿越时空,进入了历史上某个著名的园林,感受着历史的沧桑。

中间两句,“山翠沾夜袂”写的是山色如织的翠绿在夜晚映照在衣袂上,“苔纹印屐痕”则是说地面的苔藓留下了行走者的足迹,显示出这里人迹罕至。这些细节描写丰富了诗中的意境。

最后两句“暂陪尊俎乐,箫鼓出丘樊”,诗人在此暂时伴随着山林之乐,享受着自然界的和声乐音,以及箫(一种古代音乐器)与鼓的声音从山丘间传来,营造出一幅和谐共融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自然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3)

刘大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碧沼寺(其一)

夜色清无滓,虚凉月满亭。

萤飞时度竹,鱼跃乍翻萍。

冉冉云归尽,霏霏露欲零。

剧谈浑得趣,相对两忘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失调名

凌云多少功业。

形式: 六言诗 押[洽]韵

资深堂

古人学道怕求深,善学长于浅处寻。

日用至粗存至赜,须知瓦砾是黄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题武夷山钟模石

谁铸三钟栾乳形,不须笋簴自能鸣。

仙君欲奏宾云曲,只感清霜便发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