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沼寺(其一)

夜色清无滓,虚凉月满亭。

萤飞时度竹,鱼跃乍翻萍。

冉冉云归尽,霏霏露欲零。

剧谈浑得趣,相对两忘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夜晚的景色清澈无杂质,月光洒满了整个亭子。
萤火虫飞过竹林,鱼儿偶尔跃出水面打乱浮萍。
云彩渐渐散去,露水即将滴落。
深入交谈充满了乐趣,彼此相对,忘却了形体的存在。

注释

夜色:夜晚的环境。
清无滓:清澈没有杂质。
虚凉:空旷而微带凉意。
月满亭:月光洒满整个亭子。
萤飞:萤火虫飞舞。
度竹:穿过竹林。
鱼跃:鱼儿跳跃。
翻萍:打乱浮萍。
冉冉:缓缓地。
云归:云彩消散。
霏霏:细雨纷飞的样子。
露欲零:露水即将滴落。
剧谈:深入交谈。
浑得趣:完全沉浸在乐趣中。
相对:彼此面对面。
两忘形:忘却了自我形体的存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水边的静谧图景。开篇“夜色清无滓,虚凉月满亭”两句,设定了一个明净而又清凉的夜晚,月光洒满庭院,没有一丝尘埃,只有那清冷的月色伴随着夜的宁静。

接下来的“萤飞时度竹,鱼跃乍翻萍”两句,则描绘了萤火虫在竹丛中穿行,而水中的鱼儿偶尔跳跃,搅动了水面的平静。这里通过萤火虫的轻盈和鱼儿的活泼,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冉冉云归尽,霏霏露欲零”两句,转换了景象,云朵渐渐散去,而露珠却即将滴落,这是对夜晚天气变化的一种细腻描绘,也暗示了一种自然界的循环与更新。

最后,“剧谈浑得趣,相对两忘形”则转向了人事。诗人在这样宁静美好的夜晚,与友人进行深入的交谈,完全沉浸于谈论之中,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形体和外界的一切,这种忘我之境正是诗人追求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

刘大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失调名

凌云多少功业。

形式: 六言诗 押[洽]韵

资深堂

古人学道怕求深,善学长于浅处寻。

日用至粗存至赜,须知瓦砾是黄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题武夷山钟模石

谁铸三钟栾乳形,不须笋簴自能鸣。

仙君欲奏宾云曲,只感清霜便发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瑞岩扣冰古佛

古木千章覆地阴,微风披拂递幽吟。

化身大士久圆寂,归命群黎无古今。

能使兵戈长偃息,要知愿力本宏深。

中原赤子方鱼肉,愿广当年济物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