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自然之美的画面。诗人置身于偏僻之地,周围是寂静无声,只有潺潺山泉绕着树木缓缓流淌。他倚靠在树林之中,仿佛与周围的绿色融为一体,倾听那从山涧中传来的秋日之音。水波轻轻激荡,宫商之音在岩石间回旋,随着微风飘向远方的山峰,带着月光落在孤舟之上。这声音在密林深处环绕,又在高树梢头漂浮,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而悠远的韵味。
诗中的“律吕”和“宫商”是中国古代音乐术语,分别指音律的高低和音乐的主调,这里用来形容泉水流动时所发出的和谐悦耳的声音。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景象,也表达了自己内心对这种宁静与和谐的深深喜爱和感悟。结尾处“会心知不浅,乐意会松楸”,表明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共鸣,以及对这种美好情感的珍惜与认同。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流畅,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