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昨日三首(其三)

上帝板板主何物,日车劫劫西向没。

自古贤圣无奈何,道行不得皆白骨。

白骨土化鬼入泉,生人莫负平生年。

何时出得禁酒国,满瓮酿酒曝背眠。

形式: 古风

翻译

上帝统治的地方究竟有何物,日头的车子疾驰而西沉。
自古以来,贤能圣明之人对此也无可奈何,遵循正道却难免化为白骨。
白骨最终归于尘土,魂魄消逝进入阴泉,活着的人不要辜负一生的时光。
何时才能离开这个禁酒的国度,畅快地酿满酒瓮,在阳光下安然入睡。

注释

上帝:指天神,这里象征主宰一切的力量。
板板:形容天神的规则不变。
日车:象征时间的流逝。
劫劫:形容快速的样子。
西向没:向西落去,指太阳下山,一天的结束。
贤圣:贤明圣人的统称。
无奈何:无法改变现状。
道行:遵循道德和正道。
皆白骨:都难逃死亡。
白骨土化:死亡后骨头化为泥土。
鬼入泉:鬼魂进入阴间。
生人:活着的人。
平生年:一生的时间。
禁酒国:禁止饮酒的地方,象征严苛的约束。
满瓮:装满酒瓮。
酿酒曝背眠:酿酒并在阳光下休息,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悲凉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命无常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生死循环的深刻感悟。

“上帝板板主何物,日车劫劫西向没。” 这两句以宏大的天体运动为背景,反映出自然界的运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也暗示了人类对于命运的无力感。上帝作为宇宙秩序的象征,其“板板”状如同冥冥之中不可抗拒的力量,而日车则是时间流逝的象征,它们都在不停地向西方移动,最终陷入黑暗。

“自古贤圣无奈何,道行不得皆白骨。”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英雄豪杰、智者圣人的命运感慨。即便是那些被后世尊崇的人物,在时间的洪流中也无法逃脱成为尘土和白骨的宿命。

“白骨土化鬼入泉,生人莫负平生年。” 这两句强调了生与死、现实与超自然之间的界限。即便是生命消逝后,魂灵归于大地之中,但诗人却在告诫世人珍惜眼前生活,不要辜负这有限而宝贵的人生年华。

“何时出得禁酒国,满瓮酿酒曝背眠。” 最后的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愿望。诗人渴望摆脱束缚,找到一个地方可以畅饮美酒,忘却尘世之苦。在这里,“禁酒国”可能象征着一种心灵的自由与解放,而“满瓮酿酒曝背眠”则是对这种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无常,历史人物的宿命,以及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展现了诗人深邃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06)

卢仝(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仝性格狷介,颇类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又近似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

  • 生卒年:约795-835

相关古诗词

白鹭鸶

刻成片玉白鹭鸶,欲捉纤鳞心自急。

翘足沙头不得时,傍人不知谓闲立。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示添丁

春风苦不仁,呼逐马蹄行人家。

惭愧瘴气却怜我,入我憔悴骨中为生涯。

数日不食强强行,何忍索我抱看满树花。

不知四体正困?,泥人啼哭声呀呀。

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

宿舂连晓不成米,日高始进一碗茶。

气力龙钟头欲白,凭仗添丁莫恼爷。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扬州送伯龄过江

伯龄不厌山,山不养伯龄。

松颠有樵堕,石上无禾生。

不忍六尺躯,遂作东南行。

诸侯尽食肉,壮气吞八纮。

不唧溜钝汉,何由通姓名。

夷齐饿死日,武王称圣明。

节义士枉死,何异鸿毛轻。

努力事干谒,我心终不平。

形式: 古风

有所思

当时我醉美人家,美人颜色娇如花。

今日美人弃我去,青楼珠箔天之涯。

天涯娟娟姮娥月,三五二八盈又缺。

翠眉蝉鬓生别离,一望不见心断绝。

心断绝,几千里。

梦中醉卧巫山云,觉来泪滴湘江水。

湘江两岸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

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

美人兮美人,不知为暮雨兮为朝云。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