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道中

路指沮漳散马蹄,园林芳润称幽栖。

浅山有势藏杉冢,细水无声过稻畦。

病暍久忘河朔饮,贪眠常恶汝南鸡。

莫嗟六辔多匆遽,犹暇寻诗泚笔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宋褧的《当阳道中》描绘了行者在沮漳道上的所见所感。首句“路指沮漳散马蹄”,以轻快的马蹄声点出旅程的动态,指向沮漳二水的方向。接下来,“园林芳润称幽栖”则展现出沿途园林的清新湿润,环境宜人,适合隐居休憩。

“浅山有势藏杉冢,细水无声过稻畦”两句,通过描绘山势起伏与杉木古墓的静谧,以及流水无声滋润稻田的田园风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诗人借此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病暍久忘河朔饮,贪眠常恶汝南鸡”两句,诗人回忆起过去因病而忘记北方(河朔)的生活习惯,现在却沉溺于南方(汝南)的安逸,连鸡鸣都嫌吵闹,流露出对悠闲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最后,“莫嗟六辔多匆遽,犹暇寻诗泚笔题”是对行程匆匆的自我宽慰,即使忙碌,诗人仍不忘诗情画意,提笔抒怀,显示出其不凡的文人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当阳道中的景致,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元代文人旅途中的闲适与诗意。

收录诗词(736)

宋褧(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 字:显夫
  •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 生卒年:1294-1346

相关古诗词

山中逢武当冯尹景仲入京以诗送之

卓午山头树影高,岂期多幸此相遭。

久嗟寒雁迷书问,共讶秋霜点鬓毛。

张绪犹如少年柳,刘郎重看旧时桃。

故人侍直金銮密,应向明时诵拔茅。

形式: 七言律诗

过马嘶山留题寺中

鸡鸣山接马嘶山,万壑晴云井底看。

湍涧萦纡五十度,石梯荦确百千盘。

光华固有周原重,险阻其如蜀道难。

题罢新诗动高兴,五湖何处水云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山中漫赋题□平官舍

绣衣不为吟哦出,诗料纵横簇眼前。

岩鸟杂鸣诸部乐,石苔乱布五铢钱。

焚香乞水痴求雨,刻木通泉巧溉田。

尸位空言无所补,寓情托物亦犹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七月三日喜至郧县山行兼旬至此始出

稻花香里过琳宫,一舸斜阳汉水东。

下马已辞山巀嶪,开轩仍见竹葱茏。

画檐不碍迎霜叶,玉宇频来处暑风。

童御无知友朋远,满襟幽思与谁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