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邓子仪二首(其一)

青溪相值各青春,老去临流辄损神。

事事只随波浪去,年年空得鬓毛新。

论心未忍遗横目,干世还忧近逆鳞。

嘉句感君邀我厚,自嗟才不异常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青春的青溪边相遇,年老时面对流水总让人心情低落。
世事如波浪般流逝,每年只能徒增新的白发。
谈论内心深处,不忍心留下遗憾,参与世事又担忧触怒权贵。
你的美言厚意让我感动,只是感叹自己的才能并不出众。

注释

青溪:清澈的溪流。
青春:年轻的时光。
辄:总是。
损神:伤神。
事事:世间万事。
波浪:比喻世事的起伏变化。
空:徒然。
鬓毛新:新生的白发。
论心:谈论内心。
遗横目:留下遗憾。
干世:参与世事。
逆鳞:比喻权贵或敏感的事物。
嘉句:美好的诗句。
邀我:邀请我。
常人:普通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名为《次韵酬邓子仪二首(其一)》。诗中融合了对青春易逝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

"青溪相值各青春,老去临流辄损神。事事只随波浪去,年年空得鬓毛新。"

这四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清澈的溪水边相遇的情景,共同感叹时光飞逝、青春易逝,每到溪边总是见证着岁月对容颜的侵蚀。"事事只随波浪去"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而"年年空得鬓毛新"则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自己无法阻止衰老的无奈。

"论心未忍遗横目,干世还忧近逆鳞。嘉句感君邀我厚,自嗟才不异常人。"

后四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论心未忍遗横目"可能是指诗人在思索中难以释怀的往事,而"干世还忧近逆鳞"则透露出对未来仍有所忧虑。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贵,以及自己才能平平无奇的自谦之意。

整首诗通过流畅自然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世界和对生命、友情的深刻领悟。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次韵酬朱昌叔五首(其五)

乐世闲身岂易求,岩居川观更何忧。

放怀自事如初服,买宅相招亦本谋。

名誉子真矜谷口,事功新息困壶头。

知君于此皆无累,长得追随圹埌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酬朱昌叔五首(其四)

白下门东春水流,相看一噱散千忧。

穿梅入柳曾莫逆,度堑缘冈初不谋。

世事但如吹剑首,官身难即问刀头。

长临锻灶真自苦,有兴复来从我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酬朱昌叔五首(其三)

乌榜登临兴未休,共言何许更消忧。

联裾萧寺寻真觉,方驾孙陵吊仲谋。

语罢每开欢笑口,诗来仍掉苦吟头。

已知轩冕真吾累,且可追随马少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酬朱昌叔五首(其二)

去年音问隔淮州,百谪难知亦我忧。

前日杯盘共江渚,一欢相属岂人谋。

山蟠直渎输淮口,水抱长干转石头。

乘兴舟舆无不可,春风从此与公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