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清献墓

南渡先贤迹已稀,萧然华表立山陂。

可曾长吏修祠宇,便恐樵人落树枝。

几度过坟偏下马,向来出蜀只携龟。

自怜日暮天寒客,不到林间读隧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古贤遗迹的怀念之情和自我旅途中的孤独感受。"南渡先贤迹已稀"表明诗人所处时代距离古圣先贤的年代已经很远了,遗留下的痕迹也越来越少。这一句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也是对自己与先贤隔阂之深的一种无奈。

"萧然华表立山陂"则描绘了一幅荒凉的山野景象。"华表"可能指的是古代用以标志边界或重要地点的石碑,而这里则是立在荒凉的山陂之上,显示出一副荒废与冷清的画面。

接下来的"可曾长吏修祠宇,便恐樵人落树枝"透露出诗人对于古迹保存的担忧。长吏可能指的是管理地方事务的官员,而他们对先贤遗迹的修缮工作,诗人却担心即使是樵夫采伐树木,也可能会不慎造成损害,从而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切。

"几度过坟偏下马,向来出蜀只携龟"则写出了诗人的旅行情景。"几度过坟"表明诗人多次经过先贤墓地,每一次都特意下马以示敬意。"向来出蜀只携龟"则是说诗人每当离开蜀地时,身边只有一个象征着长寿与智慧的龟作为伴侣,这里龟也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平淡。

最后两句"自怜日暮天寒客,不到林间读隧碑"则是诗人对自己旅途中孤独感受的表达。诗人在黄昏时分,感到天气渐冷,心中充满了自怜之情。"不到林间读隧碑"意味着诗人即使面对着古代遗留下来的隧道碑文,也没有去阅读的欲望,这可能是因为心中的悲凉与孤独感受已超出了对历史的好奇和探求。

总体而言,刘克庄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文人对于古代先贤遗迹的尊崇、对自身旅途孤独感受的反思,以及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关怀。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退之

向来谀墓人,其报在身后。

柳车不免埋,硫黄安能寿。

流传碑板多,篇篇说不朽。

溘先同露电,沙魇曰山斗。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送丁南一

畴昔奇君志不凡,天风万里送云帆。

只须读赋惊崔郾,何待移书祝陆傪。

墨点不施红勒帛,锦衣与换白襕衫。

定知慷慨丹墀对,千载平津尚有惭。

形式: 七言律诗

送方蒙仲赴辟江阃分韵得既字

昔忝玉麟招,主君解衣衣。

于时事会来,中原方鼎沸。

封侯命大谬,更仆谈未既。

俯仰四十年,岁月堪累欷。

多垒诸公辱,万灶大农费。

猃狁至于泾,颛臾近于费。

譬如寝积薪,徒幸火然未。

边人厌虏暴,别都尚王气。

管钥居守尊,衮钺宗臣贵。

呼吸草檄书,蒐拣拔茅汇。

粲粲玄英孙,鲁叟之所畏。

枚邹愿游梁,陈阮亦客魏。

非惟揖将军,抑可欢大尉。

杀羊必及斟,啖鹅肯移毅。

拙谋鄙画江,长策在耕渭。

驾驭雄狡服,拊摩军民慰。

要当扫旄头,宁论烂羊胃。

病翁越世久,嚼蜡淡无味。

胆薄怯观井,忧深遑恤纬。

临分执玉手,苦言君勿讳。

形式: 古风 押[未]韵

送王允恭隐君

一叶撑来江浪阔,兼金却去客囊空。

都将岁月供丹灶,不要功名上景钟。

古有礼罗招处士,今无书币起逋翁。

南阳祇在荆州北,时一登高吊卧龙。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