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谭嗣同的《汉上纪事(其三)》,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辽国使者曾经出使汉朝,最终导致两国关系变化的感慨。"辽儿曾奉使,主父竟窥邻"描绘了使者出使的情景,暗示了外交政策背后的意图。"厚德终归宋,无人莫谓秦"暗指使者的行为影响深远,辽国最终倾向于与宋和好而非秦,体现了历史选择的力量。
"桥门虚入侍,汉室重和亲"进一步强调了和亲政策在当时的重要性,表明汉朝愿意通过和平方式解决纷争。"转悼南征者,凄凉问水滨"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因战争而受苦的人们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的渴望,以水滨的凄凉景象作为背景,增添了诗的哀婉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借古讽今,反映了谭嗣同对于国家关系和和平理念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