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向倅韵(其二)

今日若驭风,前日如负甑。

乘兴试一出,意到即为胜。

芗林有高人,能识未病證。

谈锋不可遏,勇若春笋迸。

美名戒多取,夫子无太横。

钟期不世出,谁作山水听。

人生具物则,天命我当定。

起居孰非真,寂灭岂是静。

毫釐不密察,天地失其正。

圣学有终始,谟训严于令。

穷理以致知,持敬乃成性。

倘从口耳学,莫救膏肓病。

大本若不立,宁论语未莹。

涂泽欲自妍,何以逃水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彭龟年的作品,题为《和向倅韵(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识与道德修养的追求。首句“今日若驭风,前日如负甑”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过去拘束的反思和对当下轻松心境的渴望。接着,诗人赞赏“芗林高人”能洞察事物本质,言辞犀利,如同春笋般生机勃勃。

诗中提到“美名戒多取,夫子无太横”,告诫人们要谦逊谨慎,避免过度追求名声。诗人感叹像“钟期”那样的知音难遇,暗示了对知己的理解和欣赏。他强调命运自有定数,但个人应遵循自然法则,保持真实的生活态度。

“穷理以致知,持敬乃成性”体现了儒家的治学理念,认为通过深入探究事物原理来增长智慧,而敬畏之心则是形成良好品性的关键。诗人批评仅依赖口耳相传的学习方式无法根治深层问题,强调了基础理论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以“大本若不立,宁论语未莹”点明,如果根本原则不确立,其他学问再精妙也无济于事。他以“涂泽欲自妍,何以逃水镜”作结,寓意即使外表华丽,也无法掩盖内心的瑕疵,唯有自我反省,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哲理,既有对个人修养的思考,也有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展现了彭龟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诗歌风格。

收录诗词(214)

彭龟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尚絅堂

人情畏所见,假善以自欺。

不畏或未死,心伪谁能医。

风雷动渊默,日月行屏帏。

念起物自形,矢决犹可追。

而乃如琴张,堂堂亦何为。

君子非恶文,文胜质乃衰。

试看堂前草,安得青如兹。

形式: 古风

临江郡斋邀凉亭分韵得居字

子猷犹爱竹,爱竹意已疏。

著脚踏危机,肉相元未除。

要识竹情性,顾我求其初。

是中傥虚明,处处我与居。

公侯胸中竹,不受富贵锄。

平生对此君,意足不愿馀。

炎天憩斯亭,洒洒凉风诸。

凉风不可招,招得还踌躇。

悠然忽相会,我适还似渠。

明朝有公事,此意当何如。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盆花示儿

群儿爱盆花,如我爱其子。

但将养花心,委曲求诸己。

花不负人力,随时深浅红。

种学得如此,岂不慰乃翁。

形式: 古风

药翁吟

有翁忧思深,挟药救一世。

大声疾其呼,负箧即都市。

凝视彻河汉,觇色见肠胃。

巍峨一男子,面泽胜粉腻。

翁前亟与语,腠理中邪沴。

再三犹不闻,掉臂若欲避。

涂人竞揶揄,毋乃太逐利。

那知此翁心,肝脑作布施。

厌见大官医,十谒九不值。

高车索礼貌,疑疾致金币。

侵寻疾已深,针达不可暨。

却推主人痴,疾欲胜砭剂。

天寒日以深,衰态日以至。

稍觉念翁来,西风政憔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