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罗万峰三首(其三)

皎皎霜前月,寒菊满径芳。

光华相照耀,芳馨袭衣裳。

奈何一为别,山川阻且长。

蓬根在我足,车轮在我肠。

衷情苟不渝,千载永相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以月光和菊花为引子,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高洁的氛围。"皎皎霜前月,寒菊满径芳",月光如霜般洁白,菊花在小径上绽放着幽香,描绘出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秋夜图景。接着诗人通过"光华相照耀,芳馨袭衣裳",进一步强调了月光与花香的和谐共存,仿佛它们共同赋予了衣物以生命,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

然而,美好的景象很快被离别的哀愁所取代:"奈何一为别,山川阻且长"。诗人感叹于相聚的短暂与分别的漫长,山川的阻隔使得再次相聚变得遥不可及。这种情感的转折,让读者感受到深深的遗憾与不舍。

最后两句"蓬根在我足,车轮在我肠",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比作随风飘散的蓬草根和不断转动的车轮,形象地表达了思念之情的无处不在与难以抑制。"衷情苟不渝,千载永相望",则表明了诗人对友情的坚定信念,即使时间流逝,空间遥远,心中的情谊也不会改变,永远期待着未来的重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离别之痛与深情厚谊,让人在欣赏中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执着。

收录诗词(11)

刘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易水歌

田光一死今古难,荆轲入秦发冲冠。

仓黄当日绕柱走,踞坐笑语神犹完。

残忍惨刻贾人子,以信服物非齐桓。

奈何轻欲学曹沫,可怜易水千秋寒。

高渐离,臛其目。人击剑,我击筑。

报仇更比漆身苦,两人后先得死所。

血随易水流不止,荆高至今犹未死。

君不见鲍鱼之臭不可闻,戍卒一叫骊山焚。

形式: 古风

画鹰

李君知我善苦吟,图画示我开胸襟。

芳春烂漫忽如扫,悄然动我三秋心。

阴森一树龙夭矫,尺寸行间千尺杳。

千尺高柯立鸷鸟,笔洗秋空天色老。

霜翎如剑自无敌,集者欲飞飞者击。

庭中花木雀倒窥,过眼一飞如箭激。

男儿意气敌万人,安能刺促老此身。

形式: 古风

峄山湖余紫岩太守同作

扁舟北来太行左,拄颊微吟效《梁父》。

岱宗千里蔽浮云,湖波仿佛商羊舞。

冥鸿亦似畏惊涛,天半群呼声正苦。

春前堤岸今湖心,尚有禾苗碍柔橹。

主人诗情最高远,指点苍茫作怀古。

秦皇李斯安在哉,峄山碑断苍烟埋。

君看湖水乘秋涨,犹带咸阳暴气来。

形式: 古风

固关道中

崎岖天路仄,径绝险摩空。

直此盘回上,何难霄汉通。

阴晴山向背,苦乐辙西东。

百二秦关接,重重控禹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