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裕归临川

朔风暮已厉,蓟门凛寒霜。

之子返故邑,星言肃遐装。

长跽拜慈父,含悽别高堂。

亲爱自天性,谁不情内伤。

所怀在重闱,晨夕遥见望。

驱车逐徒侣,欲往仍徬徨。

为孝行所先,养志古所臧。

翩翩丹凤雏,五色会高翔。

含辉璞在石,戒溢川维防。

爱子以进脩,眷言赠斯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归乡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哲理。首句“朔风暮已厉,蓟门凛寒霜”描绘了送别的环境,寒冷的朔风和严霜渲染出离别的凄凉氛围。接着,“之子返故邑,星言肃遐装”写出了友人即将踏上归途,准备远行的场景。

“长跽拜慈父,含悽别高堂”描绘了友人在离别前对父母的深深敬意和不舍之情,通过“长跽”、“含悽”等词,生动地展现了离别时的悲痛与依恋。接下来,“亲爱自天性,谁不情内伤”表达了亲人之间的深厚情感是与生俱来的,无论是谁都会在离别时感到内心的伤痛。

“所怀在重闱,晨夕遥见望”则表达了友人对家中亲人的思念之情,即使身在远方,心中依然挂念着家中的亲人。“驱车逐徒侣,欲往仍徬徨”描绘了友人虽然踏上归途,但心中仍有犹豫和彷徨,对未知的未来充满忧虑。

“为孝行所先,养志古所臧”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认为孝顺父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行为之一,古人对此也极为推崇。“翩翩丹凤雏,五色会高翔”以丹凤雏比喻友人,预示着他将像凤凰一样展翅高飞,前途光明。

“含辉璞在石,戒溢川维防”运用比喻手法,提醒友人要像玉石一样保持谦逊,避免过度张扬,以免招致祸端。“爱子以进脩,眷言赠斯章”表达了对友人的关爱和期望,希望他能不断进步,同时赠送诗章作为鼓励和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送别友人归乡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情、亲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玄默斋诗

至道本无为,达人识其原。

静居玩群化,通复皆自然。

物理谐妙契,缅邈适大观。

怀中老聃书,置之已忘言。

冲澹颐性灵,寂寞卧云山。

松柏荫庭外,众卉罗松边。

聊以验气序,随时乐吾天。

余始识其人,翩翩复高骞。

何当往从之,俱游象帝先。

形式: 古风

赠曾生景铭

君子重时命,有塞必有通。

古来才智人,岂必畎亩终。

晚成见大器,特达会奋庸。

曾生格有司,迢遥理归篷。

璞玉宁久閟,志士宁久穷。

林居有馀暇,往懋切磋功。

形式: 古风

孙给事小画

俱怀坚贞节,云根偶相遇。

投我双翠翘,报以珊瑚树。

永矢冰霜时,欢依共迟暮。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送陈生还吉水

家住文江头,东望秦淮涘。

恋恋父子情,迢迢隔山水。

粤昔奉父母,留侍大母居。

重闱供甘旨,旦夕承婉愉。

久违父膝下,仰慕闻诗礼。

况乃大母心,惓惓念行子。

北地困远涉,风霜多苦颜。

幸复荷荣宠,何时见斓斑。

昨者促我来,令我慰羁旅。

腊月达京城,升堂拜父母。

我父见子来,惊起还悲叹。

别时汝总角,汝今已胜冠。

我母见子来,怜我克孝敬。

念我涉苦辛,问我行久近。

各言问大母,大母今寿康。

听荅未及已,零泪沾衣裳。

我留侍父母,蔼蔼天伦乐。

诲语日殷勤,离怀顿舒豁。

舒怀未几许,我父呼我言。

父母喜汝来,大母傒汝旋。

我未报国恩,养亲诚赖汝。

事父汝日长,遄归勿辞苦。

拜跪受父教,黾勉惟敬承。

晨起别高堂,扬舲复南征。

维时二月初,春风动杨柳。

父执书赠言,朋游劝行酒。

人生尚孝行,子归重操脩。

矧子英妙年,勉学循嘉猷。

而翁我同朝,且复同乡郡。

何以赠子行,努力崇令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