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先生堂前雪月苦,弟子读书喧两庑。
撞门入室书纵横,蜡纸灯笼似云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书房学习的画面。"先生堂前雪月苦",开篇即以清冷的雪月夜景烘托出先生深夜苦读的艰辛与专注。"弟子读书喧两庑",通过弟子们在廊下读书的嘈杂声,反衬出先生的静心苦读,形成鲜明对比。"撞门入室书纵横",生动地写出学子们求知若渴,连推门都显得急切,书籍散落一地,显示出勤奋好学的氛围。最后的"蜡纸灯笼似云母",则以比喻手法形容灯光透过蜡纸灯笼的朦胧,犹如云母般晶莹,增添了夜读时的神秘感和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节描绘和对比,展现了古代学子刻苦攻读的场景,赞美了先生的严谨治学态度和学子们的求知热情,富有生活气息和教育意义。
不详
滁上分忧老外郎,昔年曾此典南漳。
双旌引过题桥路,五里迎归衣锦乡。
种是万株松树在,至今民唤作甘棠。
偶思皇泽来丹阙,却为禅斋返旧林。
岭上白云终挂念,人间馀事不关心。
澄潭雨过秋涵月,古桧风生夜对琴。
闻道石桥多胜境,几时相伴一閒寻。
清贵无过近侍臣,多情犹忆旧交亲。
金莲烛下裁诗句,麟角峰前寄隐沦。
和气忽飘燕谷暖,好风徐起谢庭春。
缄藏便是山家宝,留与儿孙世不贫。
往岁别京畿,栖山与众违。
君心似松柏,雁足寄珠玑。
学道情难笃,烧丹力尚微。
云中鸡犬在,祇候主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