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华(其一)史馆榆叶梅和闰庵,用碧山平韵

踏青人懒,恰峭风吹得,困损春魂。

不分明处,犹余一缕芳痕。

尽有浮花浪蕊,是几番、嫁杏拖裙。

浑未觉,东皇有意,潜与移根。

凄清低颦敛靥,似新入平阳,退处长门。

溶溶淡月,能消几度黄昏。

坐对繁英薄媚,只莫忘、流水孤村。

春去也,斜阳一抹断云。

形式:

鉴赏

这首诗以榆叶梅为题,描绘了春天将逝的景象,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踏青人懒,峭风吹得,困损春魂",写出了春天即将过去,游人慵懒,只有春风还在吹拂,仿佛在催促着春光的消逝。"不分明处,犹余一缕芳痕",暗指花朵虽已凋零,但仍残留一丝香气。

"浮花浪蕊嫁杏拖裙",以拟人手法描绘花朵随风飘落,如同嫁出的女儿般依依不舍。"东皇有意,潜与移根",暗示春神悄然离去,万物开始转移生长的季节。接下来,诗人借"凄清低颦敛靥"形容环境的清冷,"新入平阳,退处长门",以女子的境遇比喻春天的退却,暗示春光如被幽禁。

"溶溶淡月,能消几度黄昏",夜晚的月色虽然柔和,却无法挽留即将逝去的春日。"流水孤村"则增添了寂寥之感,春光在孤独的村庄中渐行渐远。最后,"春去也,斜阳一抹断云",以夕阳和断云的意象,形象地表达了对春光消逝的哀婉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性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春光流逝的深深惋惜和对生活变迁的敏感洞察。

收录诗词(135)

奭良(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露华(其二)和闰庵堂,用碧山仄韵

亚枝蕊坼。怎一晌匀回,旧日颜色。

翠葆细含,偏有夭红萦拂。

寂寥分掷墙阴,撩乱又穿窗格。

珊珊意,严妆薄施,细认天骨。凭栏无限心恻。

倘奏乞通明,留住冰魄。簇拥嫩香,蜂蝶忍便轻摘。

可爱有限韶光,欲倩画工图出。

凝睇久,移尊饯春也得。

形式:

摸鱼子.题四弟莘吾秋日山居图

甚秋容、彫疏满眼,山中宜适晨暝。

蓬蓬如齐攒云树,野卉小红低映。霜信冷。

试信步幽寻,微渺寥天净。閒居漫兴。

只采药林深,寻碑寺古,淡趣略相等。秋声紧。

一片枫林槲影。西风吹入寒劲。

空中描取仙人境,那有玉楼银井。君记省。

图不尽、回黄转绿无穷景。流光莫定。

尽屋角摊书,墙头漉酒,祝尔睡乡静。

形式:

绕佛阁.四弟游西山回,告余雨中看山,有似画者,有不似画者。余爱其语,为谱此解

意行径至。层壁峭立,浓翠新洗。断崖如咫。

此身恍置,荆关画图里。倚天极视。

平野绣错,村舍烟起。西望如此。

切休东顾,苍苍怎凝睇。徙倚。众峰逼。

比较丹青浑不似。泼墨点皴,犹嫌含笔细。

倘霁后重游,宜若明绮。阿连高致。

便刺取粗文,刻画颠米。乞山灵、近移窗几。

形式:

洞仙歌(其一)念台先生海天旭日砚,裔孙海门绘图,属题

韩陵片石,去名贤未远。且做人閒鼎彝看。

忒煞坚、耐他磨了还磨,谁比似、只玉带遥遥作伴。

留传都有意,付与云礽,慷慨乘城伴危难。

拂拭莫开帘,咫尺图中,海波沸、日光幽黯。

属木石、吴儿莫轻题,怕青针穿时,素笺难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