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兴二首(其一)

片帆千里过淮流,枨触前游悔此游。

遍地干戈成浩劫,几家门户掩清秋。

沙寒白骨闺人梦,江冷青枫旅客愁。

满目山河长太息,诸君何日战功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反思与对当前时局的深切忧虑。首句“片帆千里过淮流”,以航行的船只象征个人经历的漫长旅程,跨越千里的距离,暗示了人生的广阔与复杂。接着,“枨触前游悔此游”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经历的回顾与反思,可能包含了对某些选择或行为的后悔。

“遍地干戈成浩劫,几家门户掩清秋。”这两句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苦难,遍地的战火如同浩劫,而人们只能在清冷的秋天紧闭门户,寻求暂时的安宁。这里通过对比战争与和平的景象,突出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和人民生活的艰辛。

“沙寒白骨闺人梦,江冷青枫旅客愁。”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战争的残酷具象化为战场上的白骨与闺中女子的梦境,以及旅人的忧愁。白骨象征死亡,闺中梦则是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江边的青枫则代表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寒冷,旅客的愁绪则反映了他们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家乡的思念。

最后,“满目山河长太息,诸君何日战功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山河破碎的哀叹和对和平回归的渴望。诗人感叹于眼前的山河满目疮痍,希望早日结束战争,恢复和平。这里的“诸君”可能指的是统治者或将领,暗示了诗人对结束战争、实现和平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战争、和平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101)

沈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漫兴二首(其二)

不信残棋一局输,山来日月要相扶。

汉阳树色人家尽,白下江声战垒孤。

倘许羽书三捷奏,定看风景六朝苏。

忠魂毅魄知多少,歼尽群妖抵得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乱后由广陵之袁浦忽忽自春而秋尽矣作此志感

回首扬州剧可怜,萧条又是九秋天。

琼花有恨迷残月,衰柳无情带晚烟。

乱世易增孤客感,穷途翻得好诗篇。

家书寄到频惆怅,怕劝归人早着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客下将之袁江夜吟一律

四壁青灯游子夜,满庭明月异乡秋。

山空落叶鸟声寂,天远残星夜气幽。

遍地干戈千里梦,半肩行李一身愁。

寒衾坐拥眠难稳,门外骊歌催客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将赴淮阴留别下邳友人

风风雨雨总难辞,远水孤舟独去时。

月落未应愁后会,兵荒不敢料前期。

天如有恨惊烽火,花自无言怨别离。

聚散宛然云不定,飞鸿何处寄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