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辽作十四首(其十)

喜斗人皆勇,诛求俗故贪。

为谋不耐暑,嗜味独便盐。

已怪今生到,宁能一夕淹。

长安远如日,北斗望为南。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地区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征,通过对比和反问,展现了作者对当地风俗习惯的独特见解。

首句“喜斗人皆勇”,开篇即点明边疆人民性格中的勇敢特质,他们以斗勇为乐,展现出一种豪迈与不屈的精神风貌。接着,“诛求俗故贪”一句揭示了当地社会风气的贪婪,这种贪婪并非源于个人欲望,而是社会习俗所导致的普遍现象,反映了边疆地区可能存在的资源匮乏或生存压力大,迫使人们不得不采取更为直接和贪婪的方式来获取生活所需。

“为谋不耐暑,嗜味独便盐”进一步描绘了边疆人民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面对炎热的气候,他们或许难以忍受,但对盐的嗜好却异常强烈,这不仅体现了盐在边疆地区的重要地位,也暗示了当地可能缺乏其他丰富的食物资源,使得盐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已怪今生到,宁能一夕淹”表达了作者对边疆生活的惊讶和不解,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同情。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生活似乎充满了挑战和不易,作者对于能否适应并长久停留表示怀疑,流露出对边疆人民生活状态的深切关怀。

最后,“长安远如日,北斗望为南”以长安和北斗星为象征,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首都,代表着繁华与文明,与边疆地区的艰苦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北斗星作为北方的标志,寄托了作者对方向的指引和对故乡的向往,表达了无论身在何方,心中始终怀揣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地区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人物心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边疆生活的独特洞察和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边疆人民生活状态的同情与关怀,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收录诗词(228)

刘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使辽作十四首(其十一)

今日朝元仗,千官两掖门。

从容鱼藻宴,供奉柏梁尊。

厌服貂裘敝,愁看桂酒温。

谁知广文淀,水面箔为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使辽作十四首(其十二)

置酒穹庐晓,僧山合管弦。

应缘地褊小,难遣舞回旋。

风急皮毛重,霜清湩酪膻。

君看东向坐,贵重尽童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使辽作十四首(其十三)

王春今日是,虏历自相忘。

厌食乾羊味,如闻生菜香。

陇梅浑破腊,燕雁正随阳。

时节催归兴,凭陵天际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使辽作十四首(其十四)

日觉筋骸耗,中宵惨未宁。

厌看山濯濯,快见柏青青。

记里无官堠,更衣有短亭。

心惊此何地,生死一流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