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宝峰高士罕曾到,岩前雪压枯松倒。
岭前岭后野猿啼,一条古路清风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隐逸的画面。"宝峰高士罕曾到",开篇即显出山峰之高峻与人迹罕至,暗示了环境的清幽和诗人对隐者生活的向往。"岩前雪压枯松倒",进一步描绘了冬季景色,积雪之重压弯了枯老的松树,展现了自然力量与坚韧生命的对比。
"岭前岭后野猿啼",引入了山中的生动元素——猿猴的啼鸣,增添了寂静山林的生机与野性,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生态的敬畏之情。"一条古路清风扫",则以清风轻轻扫过古道,象征着宁静与空灵,也暗示了诗人寻访高士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一幅深山高士的隐居图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深深敬仰。诗的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富有禅意。
不详
万锻炉中铁蒺藜,直须高价莫饶伊。
横来竖去呵呵笑,一任旁人鼓是非。
阿家尝醋三赤喙,新妇洗面摸著鼻。
道吾答话得腰裈,玄沙开书是白纸。
青山重叠叠,绿水响潺潺。
未到悬崖处,抬头子细看。
一句不遑无著问,迄今犹作野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