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悼怀太子挽歌辞二首(其二)

剪叶藩封早,承华册命尊。

笙歌辞洛苑,风雪蔽梁园。

卤簿凌霜宿,铭旌向月翻。

宫寮不逮事,哭送出都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修剪下的叶片早早封存,承受皇家的册封显得尊贵。
笙歌响起在洛阳的园林,风雪遮蔽了梁园的景色。
仪仗队在霜冷中停留过夜,铭文旗帜在月光下翻动。
宫中的官员们未能尽职,哭着送他离开京都的大门。

注释

剪叶:修剪树叶,象征减损或告别过去。
藩封:古代分封诸侯,此处指受封或任命。
承华册命:接受皇上的册封或任命,华指皇宫。
洛苑:洛阳的皇家园林,象征繁华。
梁园:汉代梁王的园林,此处借指皇家园林。
卤簿: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队。
铭旌:写有死者官衔姓名的旗帜,用于丧葬。
宫寮:皇宫中的官员。
不逮事:未能尽职,没有做好事情。
都门:京都的大门,此处指京城的出口。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赠悼怀太子挽歌辞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不舍,从而折射出诗人深切的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

“剪叶藩封早,承华册命尊。”开篇便以壮丽的笔触描绘太子生前的荣耀,将其比作早已修剪整齐的树叶,象征着太子的才华和地位。同时,“承华册命尊”则表明了太子在宫廷中的尊贵地位。

“笙歌辞洛苑,风雪蔽梁园。”诗人通过太子生前可能参与过的宴会场景,展现了太子的生活片段。这里的“笙歌”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音乐舞蹈,而“洛苑”则是京城洛阳的美称。“风雪蔽梁园”则描绘了一幅悲凉的画面,显示出诗人对逝者的哀思。

“卤簿凌霜宿,铭旌向月翻。”这两句通过对太子生前生活的一些细节描写,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展开。其中,“卤簿”指的是古代的宫殿建筑,而“铭旌”则是记载功绩的匾额,这些都是太子的荣耀象征。

最后,“宫寮不逮事,哭送出都门。”诗人表达了对太子离去的哀伤和无奈。这里,“宫寮”指的是宫廷中的事情,而“不逮事”则意味着无法挽留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哭送出都门”则是诗人用来表达自己送别之情的句子,充满了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追忆和哀悼,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于太子的尊崇和不舍。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赠晦叔忆梦得

自别崔公四五秋,因何临老转风流。

归来不说秦中事,歇定唯谋洛下游。

酒面浮花应是喜,歌眉敛黛不关愁。

得君更有无厌意,犹恨尊前欠老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赠梦得

心中万事不思量,坐倚屏风卧向阳。

渐觉咏诗犹老丑,岂宜凭酒更粗狂。

头垂白发我思退,脚蹋青云君欲忙。

只有今春相伴在,花前剩醉两三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梦得

年颜老少与君同,眼未全昏耳未聋。

放醉卧为春日伴,趁欢行入少年丛。

寻花借马烦川守,弄水偷船恼令公。

闻道洛城人尽怪,呼为刘白二狂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赠楚州郭使君

淮水东南第一州,山围雉堞月当楼。

黄金印绶悬腰底,白雪歌诗落笔头。

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舟。

当家美事堆身上,何啻林宗与细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