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山瓢饮。太空为幕云为枕。云为枕。

松声万壑,月明风冷。人生未老宜先省。

尘寰尽有清闲境。清闲境。孤云野鹤,杳无踪影。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翻译

山中用瓢舀水饮用。
把天空当作帷幕,云朵当作枕头。
云朵当作枕头。

注释

山瓢:古代山区常见的饮水器具。
太:极。
空:天空。
幕:帷幕。
云:云彩。
枕:枕头。
松声:松树发出的声音。
万壑:形容山谷众多。
月明:明亮的月光。
风冷:清冷的风。
人生:人的生活。
未老:尚未老去。
宜:应当。
先省:先要反省。
尘寰:尘世,人间。
尽有:全部拥有。
清闲境:清静悠闲的境界。
孤云:孤独的云。
野鹤:野生的鹤。
杳无踪影:消失得无影无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画面。诗人以山中的自然环境为背景,用“山瓢饮”表达简朴的生活方式,将天空作为大幕,云朵作为枕头,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的清幽氛围。夜晚,万壑松声与明亮的月光、冷冽的夜风交织,构成了一种空灵而寂静的意境。

诗人借此情境,倡导人们在年华未老之时就要反思和领悟生活的真谛,寻找尘世间那些清闲自在的境地。他向往的是像孤云野鹤那样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隐逸于天地之间,踪迹难觅,象征着超脱世俗的隐逸理想。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色彩。

收录诗词(441)

许有壬(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 字:可用
  • 籍贯: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1286~1364

相关古诗词

忆秦娥.和希孟张中丞韵

山人笑。人间不识山间妙。山间妙。

岚光浮动,半江残照。移文莫待山英校。

烟霞曾结三生好。三生好。白云深锁,葛洪丹灶。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忆秦娥.送牛农师二首(其一)

春山碧。诗成马上应相忆。应相忆。

卢沟桥畔,晚云如织。人生有别休多惜。

但悲后会知何日。知何日。暮云心绪,断鸿消息。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木兰花慢

问东来何处,控吴越,壮江淮。

爱十里萦纡,水云图画,鼓吹风雷。

回头下临无地,尽朱楼迢隔倚天开。

酒旆高悬别浦,绣帘低拂长桅。疏狂常与世情乖。

胜地却须来。漫怀古长歌,后庭花落,斜日潮回。

伤心旧时明月,照凄凉亡国恨无涯。

为问水边鸥鹭,人间几梦庭槐。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渺西风天地,拂吟袖,出重城。

正秋满名园,松枯石润,竹瘦霜清。

扁舟采菱歌断,但一泓寒碧画桥平。

放眼奇观台上,太行飞入檐楹。主人声利一毫轻。

爱客见高情。便芡剥骊珠,莲分冰茧,酒注金瓶。

风流故家文献,况登高能赋有诸甥。

清露堂前好月,多应喜我留名。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