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察使刘元瑞惠宝剑歌

刘侯意气天下无,惠我宝剑来昆吾。

腰间斜解虎头绶,鱼皮缠鞘苍波粗。

铸炼自是神明力,欧冶已死风胡徂。

泰山为砥作平地,东海出淬苍鳞枯。

星迎宝锷孤光动,赤帝篆文留其肤。

天地相视忽改色,树木惨怛风号呼。

空山日暮熊兕走,蛟腾鲸骇翻江湖。

黄云古垒结不散,寒䲭啸雨愁荒芜。

忆昨边烽接天起,关城不守失边鄙。

天子忧惶费经理,今虽扫逐犹未已。

国无守臣国之耻,刘侯刘侯莫轻拟。

元也关中豪杰士,只今契会风尘里。

酒酣击剑哀歌起,扬眉结义从此始,万里同行报天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孙一元的《按察使刘元瑞惠宝剑歌》是一首颂扬刘侯慷慨赠剑的诗,通过描绘宝剑的非凡来历和象征意义,展现了刘侯的豪情壮志以及宝剑所承载的忠诚与英勇精神。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将宝剑铸炼过程中的神力、历史传说(如欧冶子、风胡)、自然景观(如泰山、东海)以及战争场景(熊兕奔突、蛟腾鲸骇)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磅礴大气的意境。

诗中“腰间斜解虎头绶,鱼皮缠鞘苍波粗”描绘了剑的外观,显示出其威严与粗犷;“星迎宝锷孤光动,赤帝篆文留其肤”则强调了剑的神秘与尊贵。诗人还借“忆昨边烽接天起,关城不守失边鄙”表达了对边疆战事的忧虑,以及对刘侯及时援助的感激。

最后,“酒酣击剑哀歌起,扬眉结义从此始,万里同行报天子”则升华了主题,歌颂了刘侯与元也等豪杰在乱世中挺身而出,共赴国难的决心和忠诚。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饱满,充分展示了明代诗歌的豪放风格。

收录诗词(523)

孙一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鲍山人采松花见寄

山人缚屋黄山巅,青松万株盘屋前。

春风摘取花满裹,逢人遥寄吴门仙。

吴门仙人身已轻,服花更向灵气生。

白日独坐若木下,沧海如席龙不鸣。

昨梦访君松树樾,赤脚蹋云石苔滑。

天风飒飒吹欲醒,归来松际留明月。

形式: 古风

钱员外画小石山歌

钱侯画石,大者如踞彪,小石荦确如惊虬。

云际十峰五峰出,白日不动苍烟浮。

中有山人煮石处,茅屋藏缚青厓幽。

黄鹤飞来饮丹穴,月中桂树枝相樛。

钱侯钱侯有仙骨,手夺造化与天侔。

我有仙人九节碧玉杖,与侯还访昆崙十二之蓬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鲍氏藏书楼歌

鲍君藏书十万轴,气压石渠吞天禄。

缥囊缃帙尽古今,竹简蝌蚪惊触目。

昔从惠子见多方,后闻张华载满毂。

唐时世南行秘书,岂独李邕号书簏。

今于君家尽见之,插架堆床动成束。

我梦化作太乙精,手燃青藜访君屋。

纬象玄文发隐奇,夜半风雨众灵哭。

尝闻聚书后必兴,况是鲁斋旧儒族。

六经行天日月明,文章末学厌纷逐。

凤衰麟死三千春,主持吾道宁无人。

形式: 古风

题古木竹石图

石根拖雨云脚过,老木谽谺石欲堕。

白日抱珥天色微,翠葆含吟风势大。

山空往来不见人,山鸟一声山竹破。

当时此画作者谁,湘娥犹泣真宰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