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至桐口

路转青村合,山连赤岸斜。

夕阳飞燕子,茅屋落桐花。

晚墅闻孤笛,轻舟阁浅沙。

前峰望不远,林暝欲栖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画卷。诗人乘舟至桐口,沿途所见皆是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

首联“路转青村合,山连赤岸斜”以动态视角展开,描绘了道路蜿蜒进入青翠的村庄,群山相连,与红色的河岸形成斜线,展现出山水交融的壮丽景象。

颔联“夕阳飞燕子,茅屋落桐花”则聚焦于细微之处,夕阳下,燕子在空中飞翔,而远处的茅屋上,桐花随风飘落,一动一静,构成和谐的画面,赋予画面以生机与活力。

颈联“晚墅闻孤笛,轻舟阁浅沙”进一步深化意境,傍晚时分,远处传来孤独的笛声,与轻舟停泊在浅滩上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氛围。

尾联“前峰望不远,林暝欲栖鸦”收束全诗,诗人眺望前方的山峰,虽不甚远,但已可见林间乌鸦即将归巢,预示着一天的结束,同时也暗示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循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流畅,意境深远,富有韵律美,是一首典型的描绘田园风光的佳作。

收录诗词(59)

明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墨山扇图

远屿孤烟起,林亭落日虚。

青山半江影,竹里照残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

宾山驻锡云居

满地云山皆幻住,此心若了始为僧。

草茅径仄须扶杖,雾雨堂昏要续灯。

警露鹤鸣穿壁月,弄花猿引挂岩藤。

闭门细究《楞严》旨,镜像年芳未可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宿归云堂

寺前昨日雨,水满放生池。

独往忽乘兴,幽寻岂有期。

夜深月未出,秋近竹先知。

重把茶杯坐,云山话所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读谢翱传

南奔北走家何在,七里滩前许剑来。

厓海夜寒惟月上,冬青树老又花开。

侧身天地聊晞发,怅望江山独把杯。

一掬当年知已泪,秋风洒尽下西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