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王廷魁的《登天平山》描绘了登山者的奇妙旅程。首句“何年巧斫龙门路”暗示了山路开辟的艰辛与神奇,仿佛是巧夺天工。接下来的“侧身石缝迷窘步”形象地刻画了山路狭窄崎岖,行者需小心翼翼的情景。
“分明从此隔人间”表达了登高后的超凡脱俗之感,仿佛与世隔绝。诗人通过“梯空仄磴穿云雾”描绘出山势险峻,云雾缭绕的景象,增添了神秘与壮丽的氛围。
“探奇仿佛达天都”表达出对自然奇观的向往和探索,而“松花飘落来虚无”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诗人进入“银房石室”般的洞穴,欣赏到山茶燃烧的僧炉,更显出山中禅意。
“白云冉冉自来去,半岭钟传泉落处”描绘了山间动静结合的美景,钟声悠扬,泉水潺潺,增添了山中的宁静与禅意。山花的幽香与梵宇的仙气相融,诗人“披襟直上最高巅”,视野开阔,俯瞰万物。
最后两句“下瞰万笏浮春烟,湖光浩渺望不极”描绘了登顶后俯瞰的壮丽景色,湖面如镜,映照着丹霞天空,给人以无尽遐想。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平山的秀美与神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