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六张园玩月得一字

明河荡残云,青海收晚日。

婆娑林端月,为我良久出。

洗杯问劳苦,天女笑肸肸。

月行虚空中,万古无损失。

且可娱今宵,勿复思昨日。

歌情天水遥,坐影入树密。

嗔醒有微酒,徼诗或呼笔。

仲容欢入林,怀祖娇在膝。

初犹整裘褐,久乃忘冠栉。

趋锵翻弈盘,笑傲惊帐室。

宁来共喧呶,不许私暇逸。

蚩蚩复扰扰,醉态不可一。

情知此月下,此乐世无匹。

月光本天性,清莹本其质。

动定极渟涵,声沈转萧瑟。

匆忙寄醉语,悟迟已难述。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翻译

明亮的银河驱散了残云,青海湖收尽了傍晚的阳光。
婆娑的树林间,月亮缓缓升起,为我停留良久。
清洗酒杯,问候辛劳,天上的仙女笑声清脆。
月亮在虚空中运行,亿万年来从未减少。
让我们享受这夜晚,不再想昨天的忧虑。
歌声穿越天水,坐影投进繁密的树丛。
微微醉意中醒来,有人唤诗或提笔。
仲容欢快地进入林中,怀祖的娇俏映在膝上。
起初还整理粗布衣裳,时间久了连帽子都忘了戴。
棋局声中笑声连连,惊动了室内的人。
宁愿共度喧闹时光,也不愿独自偷闲。
人们喧闹又忙碌,醉态各异难以言表。
深知在这月光下,世间再无这般乐趣。
月光本是自然的本质,清澈明亮是它的特质。
动静之间,它包容万物,声音深沉而悠远。
匆忙之中,只能借醉语传达心情,领悟已晚难以言说。

注释

明河:明亮的银河。
婆娑:形容树木摇曳的样子。
良久:很长时间。
洗杯:清洗酒杯。
肸肸:形容笑声清脆。
虚空:天空。
喧呶:喧闹。
蚩蚩:朴实的样子。
扰扰:忙碌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戴表元在八月十六夜晚张园赏月的情景。首句“明河荡残云,青海收晚日”展现了明亮的银河驱散夜幕中的云彩,而青海湖边的日落也渐行渐远。接着,“婆娑林端月,为我良久出”写出了月亮在树林间缓缓升起,仿佛特意为诗人停留。

诗人举杯邀月,询问劳苦,天上的仙女似乎回应了他的笑声。他感叹月光恒久不变,享受着当下的欢乐,不愿沉溺于过去的忧虑。月色下,歌声悠扬,身影投射在浓密的树影中,诗人与友人仲容、怀祖共度欢乐时光,甚至忘却了日常的琐事。

随着夜深,笑声和棋局的嘈杂声打破了宁静,诗人醉意盎然,表达着对眼前美好月夜的深深陶醉。他知道这样的快乐在世间独一无二。月光的清辉,如同天性的自然流露,静谧而深远,时而轻盈,时而低沉。在醉语中,诗人试图捕捉这份瞬间的美好,但言语难以完全表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月夜下的欢聚之乐,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赞美,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珍视和对美好瞬间的留恋。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二月二十三日华亭小泊

一一歌游处,今年又寂寥。

鸡声生坞树,蜃气杂江潮。

斑白寻遗老,丹青诧丽谯。

衰怀缘子女,不惮往来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又坐隐辞

快马疾驰,不如徒步。多金善贾,不如躬耕。

日食八珍,不如强饭。封侯万里,不如还乡。

我观古来丈夫子,何用桑弧蓬矢射四方。

苏秦生为六印役,主父死愿五鼎烹。

不如诸葛草间谈管乐,陶潜醉里傲羲皇。

南面之尊何如于据梧之贱,环辙之智无预于荷蓧之狂。

高冈峻谷久亦变,青天白日昼夜行茫茫。

胡为忧愁浪自苦,百年齿发谁得长坚强。

不如掩关扫迹成坐隐,清斋永日一炉香。

形式: 古风

三山郑君挽诗

近日经师少,人中又哭君。

遗编空白屋,同列尽青云。

尘土千金产,湖山数尺坟。

纷纷粱肉种,谁得致斯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义蜂行

山翁爱蜂如爱花,山蜂营蜜如营家。

蜂营蜜成蜂自食,翁亦藉蜜裨生涯。

每当山蜂采花出,翁为守关司徼遮。

朝朝暮暮与蜂狎,颇识蜂群分等差。

一蜂最大正中处,千百以次分来衙。

丛屯杂聚本无算,势若有制不敢哗。

东园春晴草木媚,漫天蔽野飞横斜。

须臾骈翼致隽永,戢戢不翅输牛车。

似闻蜜成有所献,俦类不得先摩牙。

重防覆卫自严密,虽有毒螫何由加。

一朝大蜂出不戒,舂容靓饰修且姱。

蜻蜓忽来伺其怠,搏击少坠遭虾蟆。

群蜂仓皇迷所适,谒走欲死声呀呀。

求之不得久乃定,复结一聚犹如麻。

我来访翁亲目睹,搏髀不觉长咨嗟。

翁言蜂种幸蕃盛,众以义聚犹堪嘉。

乌衣槐安传自古,蛮触分据两角蜗。

虽云彷佛存国族,徒以纪异其辞夸。

博劳舅妇恨翼短,鳖灵异姓争荒遐。

岂如兹蜂互推举,一体同气无疵瑕。

我怜翁言私诮责,扶伤早愧隋侯蛇。

况伊二毒俱下类,琐细不足劳鞭挝。

前尤往悔俱勿论,事会倚仗来尚赊。

新房才成蜂未壮,旧房委弃坠泥沙。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