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上元(其三)

鹑火告中时,皇州盛若兹。

九阳同化洽,万汇得春熙。

楼月将收晚,歌云度欲迟。

布和周海域,翾蠕遂收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鹑火星运行到仲夏时节,京都的繁华达到了顶峰。
九个太阳的光辉融为一体,万物都沐浴在春天的温暖中。
夜晚的月光即将收敛,歌声也显得缓慢悠长。
恩惠如布满天地,微小生物也因此受益

注释

鹑火:古代星象中的鹑火星,代表夏季。
皇州:京都,古代对首都的称呼。
盛若兹:非常繁盛的样子。
九阳:古人以九为极数,象征众多或全面。
化洽:融合和谐。
春熙:春天的温暖和煦。
楼月:高楼上的月亮。
收晚:傍晚时分逐渐消失。
歌云:歌声如云般飘荡。
度欲迟:歌声延长,似乎不愿结束。
布和:广施恩惠,比喻普遍的和谐。
周海域:遍及海洋。
翾蠕:轻盈微小的生物,如昆虫。
收宜:适宜,得到好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晏殊所作的《奉和圣制上元(其三)》。诗中描述了春天来临之际,京城长安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鹑火告中时"暗指春季时节,"皇州盛若兹"赞美皇城的繁华。"九阳同化洽"象征着天地间的和谐,"万汇得春熙"则描绘了万物在春光中的繁荣生长。"楼月将收晚,歌云度欲迟"通过夜晚楼阁月色和歌声的描绘,展现出节日的欢乐气氛。最后两句"布和周海域,翾蠕遂收宜"表达了春天的恩泽普照大地,连微小生物都感到适宜与安宁。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歌颂皇家庆典与春天美景的应制诗,体现了诗人对盛世气象的赞美。

收录诗词(347)

晏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 生卒年:991-1055

相关古诗词

奉和圣制上元(其一)

协风阳律应,满砌荚蓂新。

绛阙罗千卫,华灯曜百轮。

悠悠未央夜,粲粲彼都人。

万宇今无外,登台共乐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奉和圣制上元夜

勾芒司节令,鹑火中星规。

广陌消尘雾,重城集宴嬉。

仙韶闻玉琯,宝焰列琼枝。

万国同嘉会,胥庭即此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奉和圣制上元夜

兰灯照夕开南阙,星弁飞楼拱北辰。

在镐正逢全盛日,祝尧皆是太平人。

流风舞妙翻成字,积雪歌长迥绕尘。

鸾鹊宝函颁睿什,明良赓载想同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奉和圣制元日(其一)

夏正标吉朔,尧历载初辰。

柏叶清樽举,椒花绮颂陈。

年芳随律盛,皇泽与时均。

共有华封意,升平亿兆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