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藏春轩

何必金丹访洞宾,壶中日月自长春。

直疑帘幕遮藏得,未怕莺花漏泄频。

摩诘神通移不去,桃园风景画难真。

尊罍剩把笙歌拥,沉醉何妨垫角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题藏春轩》由宋代诗人李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隐逸与雅致并存的画面。

首句“何必金丹访洞宾”,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追求长生不老的不屑,转而推崇自然与内心的宁静。接着,“壶中日月自长春”一句,运用了道家的壶中天地概念,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永恒与美好,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直疑帘幕遮藏得,未怕莺花漏泄频”两句,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描绘了藏春轩内如同帘幕遮挡的静谧环境,以及春天的生机勃勃并未轻易泄露,暗示着这里是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空间。

“摩诘神通移不去,桃园风景画难真”引用了唐代著名画家王维(字摩诘)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王维艺术境界的向往,同时也赞美了藏春轩内的景致难以用画笔完全捕捉的真谛,强调了其独特的魅力和不可复制性。

最后,“尊罍剩把笙歌拥,沉醉何妨垫角巾”描绘了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人们举杯畅饮,奏起音乐,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即使头戴角巾也无妨,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藏春轩内景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与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送知府提举出守虢略

绣斧当年旧使星,却分符竹往专城。

流风远继三堂咏,扶路争看五马迎。

不独循良追汉吏,便应清切振家声。

都门祖帐人多羡,袅袅春风动旆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叔兴计议端午发家书感怀之诗

细葛香罗罢赐衣,十年风雨暗蜗庐。

浴兰纫佩怜儿女,悬艾题符徇井闾。

地胜斗墟饶赋咏,日长莲幕少文书。

欲凭尺素传深意,千里慇勤附雁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赠赵璚夫

世间儿子总纷纷,属籍吾贤最不群。

天在山中须畜学,风行水上自成文。

操存有约要真见,记问夸多只謏闻。

我与东岩情分腆,临分书此勉郎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游破山通幽轩用前人韵呈同行诸友

小轩佳致信通幽,爽气侵人挟九秋。

暇日不妨寻旧隐,清时无用借前筹。

能诗谁复追常建,爱竹吾今似子猷。

已有琴书随杖履,更邀闲客伴清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